旭旭宝宝频繁吐槽,游戏主播路在何方?
编辑 / B B
原以为某音就是游戏直播的终点,大量头部主播选择转战某音。然而,现实情况比预想更为复杂。
旭旭宝宝算是转战抖音最成功的游戏主播之一,不过如今为了维持高人气并吸引广告商,在每天的直播中,他都会慷慨地送出十部顶配iPhone作为福袋奖品。这一举措旨在通过赠送高价值礼品,进一步提升直播的活跃度和话题热度。粗略估算,若每台iPhone的价值超过1万元,那么旭旭宝宝每天送出的手机成本就超过十万元,这还仅仅是其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此前《黑神话:悟空》发行让低迷的游戏直播行业部爆火,凭借着某音、某鱼、某牙等多平台的宣传,一时之间催生了大量中小主播,包括女流、张大仙等主播也收获了足够的关注度。当这阵风吹过,游戏直播还是继续面临着“高投入低回报”的发展困境。
1
泛流量的算法困局
游戏直播曾被视作流量金矿,为能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流量,某牙、某鱼等一众平台花费“天价”签约费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大主播,催生了不少财富神话。2021年,某音凭借6亿日活流量入局,凭借着“零抽成” 政策吸引主播时,不少主播更是凭借平台推流“一夜爆火”,被业内人士视为下一个风口。
如今时过境迁,随着平台的一步步推动整改,主播也开始面对流量困局。以最近很火的沫子为例,此前,沫子一直在某鱼直播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随着直播行业的下滑,其曾经在直播间公开吐槽,作为行业内头部主播,巅峰时可以年入千万,但是在某鱼收入仅有六位数。
合同到期之后,出于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考量和规划,沫子选择转战当下炙手可热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某音。说实话,这是无可厚非,同时也是当下许多游戏主播所面临的问题。进入新平台才短短1~2月,如今的沫子却频繁提前下播,表示原因是零底薪+广告分成,已经不靠直播赚钱了,不能够“饿着肚子”直播。
她的经历揭露了游戏直播行业残酷的转型期真相。目前,某音平台严拒“播A代B”的违规内容,倒逼主播依赖创意内容引流,但游戏本身的内容特性与高频创新需求形成矛盾,新观众留存困难、推荐算法机制失灵,2024年抖音全面取消游戏区保底签约,超 60% 的跳槽主播收入腰斩,头部主播即便如沫子也需依靠 “福袋轰炸” 维持数据,最终陷入 “不投流没流量,投流难盈利” 死循环。
2
传统平台的变革
当某音凭借泛流量生态冲击游戏直播赛道时,某鱼、某牙等传统平台正经历 “冰与火” 的双重考验。目前,包括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相关电竞赛事热度仍然非常高,但改变不了游戏收入下滑的尴尬局面。
2022年初,斗鱼连放弃购买英雄联盟职业联赛 (LPL) 和绝地求生冠军联赛 (PCL) 两项电竞赛事的直播版权,当时电竞赛事直播观看量仍保持破亿规模,可以说忍痛舍弃一大部分流量,开启 “瘦身” 计划。在此之后,某鱼开始选择联合平台主播自创游戏或娱乐节目,以此来打造新的热度点。
前几天,斗鱼上四位主播,合资掏了100多万买下《CS2》奥斯汀Major直播版权来直播,还透露下半年相关赛事版权也在商谈中。主播自掏腰包购买版权直播,即便常关注游戏直播的用户也鲜少见到这一场景。后续是否继续购买,他们将通过这段时间的收益进行评估。这也侧面证实,目前某鱼已经不想在相关赛事版权中有过多投入。
最新的2025年Q1财报显示,某鱼“创新业务、广告及其他”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同比增长60.2%至3.83亿元;某牙则在直播之外主打“游戏 + 广告”双轮驱动,尤其通过售卖游戏相关服务和道具实现增收。不过,尽管多家平台纷纷探索“第二增长曲线”,但转型成效仍较为有限。
当某音的流量红利退潮,游戏直播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那些沉迷于 “平台流量幻想” 的主播终将发现:在算法主导的环境中,单纯的游戏内容既难以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也无法适配平台的推荐逻辑。在当前局面下,或许重新回到传统游戏平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END /
版权声明:本号除注明出处文章号,均属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