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EL夏决,看和平精英赛事生态的良性循环
落地武汉的2025PEL夏决再次解释了为什么和平精英赛事能持续点燃大量观众的“进圈”热情。
作者:二闹
图片:来自网络
将今年PEL夏决的对抗描述为龙争虎斗并不为过,尤其是广州TT与北京WBG的对抗。
在21日的冠军之夜打响之前,广州TT以134分领跑积分榜,北京WBG与之相差46分,还排在榜单第6位。
后续的剧情出乎大家预料,在当晚的第四局比赛开始之前,两队分差已经缩小至23分,而随着北京WBG最终成功“吃鸡”,他们以149积分实现了对广州TT的反超,逆袭至榜首位置,距离联赛冠军越发接近。
本届夏决的剧情仿佛为两支队伍量身定制,第五局中,广州TT又战至决赛圈,北京WBG则过早出局,此消彼长,积分榜首再次易主。
再回到冠军之夜的最后一局比赛当中,广州TT与北京WBG仅仅相差8个积分。当比赛进行到第23分20秒,广州TT全员淘汰。仅剩1位选手的北京WBG保留了冲击冠军的火种,但在势单力薄之下未能抹平积分差距。最终,广州TT成功卫冕,成为PEL历史中首支两连冠队伍。
两局比赛,榜首位置两次易主,以及冠军归属的悬念保留到了冠军之夜最后,甚至在最后一局比赛开始前,积分榜前三的队伍总分差仅在20分之内,这些都成为本届PEL夏决激烈对抗的缩影。
回看今年春决,剧情似乎与现在并不相同。大家都记得广州TT以绝对优势提前夺冠的戏码:常规赛第一,总决赛3天持续领跑积分榜,最终在冠军之夜提前一局锁定冠军。
但容易让大家忽略的是,在广州TT之后,当时积分榜第2、第3、第4的队伍之间总分差不超过10分,名次争夺的激烈程度与本届夏决相差无几。
毫无疑问,这些案例成了PEL高水准竞赛质量的最佳证明,也解释了为何PEL的观众十分“狂热”。
而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PEL的竞赛质量还在向上突破,一个明显的案例便是PEL开放临时席位。
从今年春季赛开始,KBG、DRG、SR三支从PEN杀出的临时席位战队便加入PEL征战,其中,北京DRG在春季赛曾获得周决赛第四名的成绩,而到了夏决,北京KBG与北京DRG也双双杀入总决赛。
临时席位战队的加入,首先在冲击PEL原有的竞争格局。新队伍意味着新战术体系和新打法,这无疑会加速联赛队伍战术体系与打法的迭代。
同时,对下级联赛来说,新的晋升通道无疑会显著提升更多年轻选手与队伍的竞争积极性,这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和平精英赛事的造血能力和造血质量,从而帮助PEL的竞赛质量长期提升。
当然,临时席位通道的开启,为PEL发展带来的价值不只体现在造血和提升竞赛质量上。在今年春决期间,和平精英电竞生态负责人刘胤汐曾提到:“有了这座桥梁,可以为PEN的队伍提供一条上升通道,与此同时,更多的合作伙伴包括资方、主播、明星也能加入进来。”
以刘胤汐提及的内容为切入点,我们能发现,新的上升通道对更多资本、队伍、选手意味着进入和平精英赛事生态的门槛更低,这必然会吸引更多新角色加入和平精英赛事生态。
这对和平精英赛事生态发展带来的利好很明显。一方面,不同的资本、角色的加入能够持续扩大和平精英赛事生态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也会持续丰富与和平精英赛事生态链接的业态。更多不同背景的队伍在为赛事生态带来更多竞争的同时,也会持续探索品牌打造、传播玩法,帮助和平精英赛事内容进一步出圈。
那么,上述提到的这些内容,是如何在赛事生态发展中形成闭环逻辑的?我们将视角切回本届夏决。
落地武汉之后,本届夏决在线下启动了不少衍生活动。例如和平精英及PEL赛事的诸多IP与武汉当地长江二桥、武汉天地、福星惠誉、天悦外滩中心等城市商圈、地标展开了联动。
同时在武汉光谷,PEL还举行了高校观赛派对。而在夏决举办场馆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外围,还有2025PEL夏决游园会,吸引了大量赛事观众与游戏玩家前来打卡体验。
在全国范围内,PEL则在超过40座城市中联合百余家线下影院开展影院观赛活动,这一规模相比今年春决又翻了数倍。
显然,和平精英在以关键节点赛事为发动机,通过各类延伸活动让赛事IP与内容走入大众生活场景,拓展用户边界的同时,持续加深自身与用户的连接。与此同时,和平精英赛事的形象也从纯粹的电竞比赛变得更为丰富多元。
向下深挖,和平精英赛事无论是连接城市地标、开展各类线下活动,打造更多“电竞+”玩法与体验,其内核都来自于赛事质量这一内核,这也是和平精英赛事各类活动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参与的核心原因。
因此,当包括PEL在内的整个和平精英赛事质量持续提升、竞技水平持续突破,观赛体验持续提升,赛事观众对各类线下活动的响应热情必然水涨船高。反过来,进入各种生活场景的电竞内容与其中的参与者,又会吸引更多外界人群投入关注,并被出色的赛事内容转化。在这样的逻辑下,PEL和整个和平精英赛事生态自然走在横向与纵向齐头并进的良性循环道路上。
实际上,商业合作市场已经对和平精英赛事的发展及价值做出判断和选择,以PEL的品牌合作阵容为例,除了安德斯特电竞椅这一相对垂直电竞赛事的品牌,以及东鹏特饮此类以竞技体育赛事为核心营销场景的功能饮料品牌之外,一加手机、淘宝、同程旅行、保健品牌皇家围场1619,均是十分大众化生活化的品牌。
PEL无论是从观众辐射面还是从线上线下传播场景,都能够对这些品牌形成十分出众的价值反馈效果。
而活跃的商业合作,又将进一步反哺赛事生态,如提高竞赛热情、助力俱乐部营收、助力赛事与选手形象破圈等,这又会让和平精英赛事的发展形成另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