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园广场看《王者荣耀》全国大赛
我一直对《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很有兴趣。根据我的了解,在《王者荣耀》的赛事体系中,全国大赛的地位类似于“大众赛事”的最高舞台,这意味着它的气质在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更“草莽”和平易近人——参赛选手包括来自企业、高校的队伍,也包括一些主播和非职业俱乐部队伍。也因此,全国大赛的对局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职业赛事中看不到的生动场面,在一些“王者”主播频道,解说全国大赛也早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节目。
到现在,《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已经是第12届。从去年年底开始,它的形式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10届全国大赛的总决赛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召开,同时加入了“电竞派对”和音乐节的元素;现场除了比赛场地还设置了一个音乐舞台,你能够在这里看到很多知名的歌手和Rapper,其中一部分嘉宾还会以明星赛的形式参与进这场赛事中。
在湖北孝感市奥体中心公园的第11届全国大赛同样延续了类似的丰富活动和内容。可以说,做到这个程度,它已经不太像单纯的比赛,完全是一场面向所有玩家的大型线下活动了。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并且与《王者荣耀》一直追求的东西相近:游戏与线下生活的连接。玩家们对游戏和生活的阈值和需求始终在变得更高、更复杂和多元,而《王者荣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拓展更多,全国大赛的变化当然也是其中的一步。
10月3日至5日,第12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在天津和平区五大道民园广场举办。我在10月4日来到了活动现场。
第12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广场上的《王者荣耀》
五大道的民园广场是一片相当有名的景区。国庆假期期间,出于疏散人流考虑,临近的区域都进行了封路。从出租车可停靠的位置进入民园广场,需要走过一段不算太远的距离,期间能够轻易感受到天津这座城市的一些特有气质——抬头能看到许多风格各异的洋楼建筑,侧身又能听到语气鲜活的津腔,氛围非常惬意。在这段时间,临近民园广场的路边都挂满了全国大赛的宣传幅,你能不时听到有行人惊喜地叫出宣传幅上英雄的名字。
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王者荣耀》
我到达的时间是下午1点,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人们已经聚集起来。实际上,最先吸引我的是外场的那些日常小游戏。很多活动都有让人会心一笑的设计,比如“和马可波罗一起套菠萝”——这是一个套圈的活动点位,负责互动的Coser当然也是马可波罗和瑶的形象,不少玩家会找他们合照。另一些活动以纯粹的福利为主:在社交平台上拍照打卡,就能获得纪念品和参与抽奖,符合《王者荣耀》一贯给人“诚意满满”的印象。
很多纪念品都非常可爱
我能够很轻易地感受到,主办方有一些更贴近大众的考虑,这也是这场全国大赛最特别和有趣的地方:作为一场电竞比赛,它本应该是非常垂直的,但是它没有这么做。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希望能够让赛事的形式和内容有更低的门槛,更容易参与,从而进一步吸引大众的视线,以及让游戏走入生活,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之前在孝感的那次全国大赛,让这座城市在五一期间的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72%,已经有了点“电竞带动文旅资源”的感觉。
这当然是个时髦又正确的想法——如果想要挖掘电竞的隐性价值,就不能让电竞局限在赛事本身,而是要将它融入人们日常社交和兴趣表达中。实际上,近几年的大部分赛事都有过类似的设计和考量,但《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无疑是最早开始探索,目前也表现得最成熟的那个。
在10月3日和4日,整个比赛场地都是开放的,不需要门票就可以进出,给人的感觉非常自然。现场的外围活动也延续了这种轻松,它们丰富、扎实,和游戏息息相关——如果你是一位特意前来观赛打卡的玩家,你一定会喜欢这些——但也明显地面向所有人,很多内容更接近于抽取出一些游戏的要素,再结合场地、互动环节发挥,很好理解,没有任何门槛。即使你并不是核心玩家,只是偶然路过的游客,你也能参与进来,并且玩得非常开心。
现场也有一些结合传统文化的表演内容
小兵的“相声”演出得到了许多玩家的好评
这种“开放”的气质鲜明地传递给了现场的每一个人,正因如此,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能看到一支志愿者小队,看起来刚刚结束志愿工作,开心地聚集在打卡点位。也能看到兴致勃勃的叔叔阿姨(甚至是爷爷奶奶),排队在一个“单杠坚持挑战”的区域等待,看起来没有任何突兀之处。当然也有刚刚购买了全国大赛实体卡牌的玩家,迫不及待地在路边坐下,开始拆包。
即使并没有真正参与,围观的人也很多,大家都有一种高兴、亲近的态度。作为一个国民级IP,我相信即使并不熟悉,很多人也难免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听到它,于是也耳濡目染地有点亲切感。我能听到很多路人的声音,“啊,是《王者荣耀》”,带着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你很难想象一款游戏可以如此轻松、朴素地参与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王者荣耀》已经快要让我习惯了这件事,哪怕你并不会玩这款游戏,也很可能听过某几首相关的歌、听过一些选手的名字,也可以参与进任何与之相关的娱乐。
电竞比赛,或者更多
这次全国大赛总决赛正式的位置位于民园广场内部。民园广场的前身是一片综合性体育场,有一块巨大的草坪。当天下午天气很好,不少人选择在草坪上坐下等待比赛开场,也有一些游客选择躺卧在地上,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大家都非常有“松弛感”,是那种看到就难免被感染的开心和放松。说实话,在拥挤的国庆假期有这样的感受,还是很难得的。
几乎所有观众都选择了席地而坐
全国大赛的赛制相比职业赛事进行了一些简化。比如各个赛道的决赛并没有BO5之类的设置,而是单局定胜负,还加入了如1v1单挑赛、卡牌赛之类更有个人策略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后来我了解到,全国大赛的参赛门槛非常低,不同圈层、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玩家都能参与其中——当然,如果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总决赛,无疑也是普通玩家中的佼佼者了,但这依然为这场赛事增加了许多圈层碰撞的看点。
实际上,在现场观赛的玩家群体中,你也能够找到这种看点:观众的年龄层非常宽广,大学生们在热切地解说、激烈地讨论,看起来已经工作了的成年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甚至包括一些“一家三口”的组合,爸爸的热情看起来比孩子更加高涨。
外场也有面向普通玩家、可以随时参与的卡牌比赛
当然也有选手、主播见面会的环节
我在现场找到了一些玩家,和他们简单地聊了聊。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年男性告诉我,他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活动消息,想着自己和女儿都喜欢玩,就带着女儿自驾过来了。让我意外的是,不少玩家都和他的想法类似,是从临近城市特意为了这场活动赶来的,这个比例远比我预想中要高。可以说,这些愿意为了这次大赛特意出行的玩家都属于《王者荣耀》的核心玩家了,他们的数量、热情以及对线下活动的需求都比大部分人预想的多得多。
根据已经公布的赛事排期,本届全国大赛最大的变化,就是增设了“星光赛道”。这个赛道诞生的理念是“人人皆可高光”,简单来说,它的意思是任何展示出与《王者荣耀》相关的爱好和才华的人们,也都能够参与赛事,被人看到,比如游戏解说、Coser,或者手工创作者——星光赛道选手们都有着用心的装扮和Cos,很有节目效果,手工赛道则用各种随处可见的材料,非常有创意。这也是现场氛围最好的几个环节之一。
星光赛道的创意手工展
比赛时间持续到晚上,期间观众始终络绎不绝
我还在观赛区遇到了两位来自唐山的女孩,当时她们正把一个孙尚香的娃娃摆在草坪上,打造出一种野餐的效果。其中一个向我展示她的游戏账号:“2015年开始玩这个游戏,到现在快有10年了,真的是10年老玩家了!”这次来看全国赛事也是她们整个国庆假期唯一的出行活动。
“其实我之前经常来天津,对这里已经很熟了,所以就是特意为了看比赛来的,这种参加大型活动的机会很难得。”她告诉我,自己之前也去了成都的快闪活动,可惜当时没有比赛,她最感兴趣的还是5v5的部分,“我希望等下有选手会玩武则天,这是我最喜欢的英雄。”
有时候我会想,《王者荣耀》的大众程度实在是太高了,这让它的比赛经常给人一种全民参与感。实际上,它也在扩大和强化这种感觉。就像星光赛道或者我遇到的这些玩家一样,任何人都能看上一局对局,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在看到自己熟悉或擅长的英雄时与有荣焉,有时候不一定需要特意为了比赛的名头或者某位选手,只是在街边偶然看到,也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上一会儿。对于一款游戏来说,这种生态其实非常难得,它有2个条件:游戏本身必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自知和重视自己的能力,让影响力发挥出作用。
从高处俯瞰,现场的人流非常可观
游戏与我们的线下生活
作为一款有着广泛受众、被无数人发自内心喜爱的游戏,它出现在生活场景时,自然能够引发玩家们的集体欢迎,这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对于《王者荣耀》来说,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切又变得有迹可循:在过去的很多活动中,比如“苏州农友会”或者成都的“小王礼物盒”中,它都真诚地做出了类似的事情,为无数玩家创造出了美好的情感体验。就像它一直希望的那样,让游戏走入人们的生活。
我能够在这届全国大赛的现场找到很多“游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佐证,而其中的很多内容和情感都是自然流泻出来的。当你身处其中,你会无时无刻感觉到自己被熟悉的事物包裹,并且参与进来,共同塑造这些事物的气质和形象,一些虚拟的东西跨越了现实的屏障,变成了真实可感的场景和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你当然也会和它们产生深刻的情感连接。
在当下,游戏始终在以更加丰富、触手可及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线下生活中。对于《王者荣耀》来说,这一切看起来都并不遥远,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会用一种稀松平常、又不乏惊喜的态度去面对忽然出现在生活中的、关于游戏的乐园,就像全国大赛也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见证了许多玩家和《王者荣耀》之间的情感。对于我们和游戏的关系来说,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许在未来,游戏将不再只是游戏,甚至不止是游戏的衍生,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