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线国产小Galgame偷用阿露素材,被《蔚蓝档案》韩国开发商疯狂追杀?
文丨猿芦苇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对不起,我们的游戏被《蔚蓝档案》投诉下架了……”
国产Galgame圈又双叒叕传来噩耗。
继“《恋爱猪脚饭》众筹跑路传闻”“《我亲爱的妹妹》剧情暴雷”“《高考恋爱100天》DLC口碑崩塌”“《恋爱绮谭》主创发表不媚宅言论”“《中国式地雷女》成人内容争议”后,现在向你走来的是由于致敬其他二次元游戏角色,被人家开发商猛猛举报侵权,享受Steam即刻下架待遇的新作——《我的高冷女友》。
据游戏官方解释,下架的原因是版权问题,是因为游戏里出现了其他游戏的角色而被投诉。至于投诉方,正是大家熟悉的《蔚蓝档案》开发商、韩国游戏大厂Nexon Games。
黄油玩得多的小伙伴都知道,Galgame里“碰瓷”其他流行作品的事还蛮多的,大伙耳熟能详的《美少女万华镜》就是“惯犯”了,从世嘉的初音未来到米哈游的原神,人家不但要捏他玩梗,还给你把CG都画出来,用Cosplay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理由来擦边版权。
你也许会感到疑惑,人家八宝备仁画“电电将军”都没有被米哈游肘击,怎么你这个十八线无名小旮旯就被盯上了?
别急,我先给你来张图。
这下懂了吧,游戏里女主Cosplay的造型,除了角的方向差异这些微小的细节以外,几乎一比一复刻了《蔚蓝档案》里的角色——陆八魔亚瑠。
(《蔚蓝档案》Aru)
怎么说呢,如果是三次元的Cosplay那不仅是没啥问题,还得夸你一句还原度爆炸。然而这是商业游戏,就算美其名曰角色有自己的生活只是Cosplay罢了,那也没用,但凡被版权持有厂商告侵权,一抓一个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像万华镜这种很会玩梗的作品,在“碰瓷”的时候也会与原作保持较为明显的差异化,就拿《美少女万华镜异闻雪女》来说,“电电将军”之于“雷电将军”也不是原版照搬,不仅发色发型完全不同,在服饰纹理和装饰物件这样的细节处,也做了不少差异化的处理。而上面出现过的万华镜初音,也同样一眼能看出配色差异。反观这位阿露,在差异化上就做得太“保守”了。
(上图:《美少女万华镜》;下图:《原神》)
简单来说就是营造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确实是抄了,你也能知道出自哪个作品,是哪个角色,但仔细一看又能发现很多细节上存在区别——角色确实是在Cosplay,而不是完全变成了另一个角色。
这种做法在轻小说和同人音声里都是惯用伎俩,毕竟“碰瓷”这事儿换个说法就是蹭热度,ASMR商品本来没有时效性,但只要用插画包装一下,让付费者产生与时下热门作品关联的有端联想,不就能促进购买了嘛。若你度过葵关南的《学生会的一己之见》系列小说,就会发现里面出现了大量其他作品的neta,但对于非富士见文库的作品都会用〇打码的方式来规避版权问题——不过就算打了码,你一样能够一眼看出它neta什么。
而同人音声领域对动画、游戏等作品的角色人设借鉴也是非常多的。你总能在这里找到性价比极高的二次元美少女“替代品”,比如借鉴网红动画的标志性动作表情,而角色形象则是做了特征上的微调,像是这样:
或者干脆直接复刻角色的形象,在服饰、人设和名字上都做到几乎一眼顶真,但细看又有所差别,比如下面这两位欧派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版权擦边,同人音声也仅仅只是在面向付费者的宣传图上做文章。况且因为同人音声售卖平台本就对“同人”较为宽容的关系,以及相关产品厂商较少会针对这类内容主动重拳出击,所以整体很少出现过涉及侵权纠纷的案例。只要做的不出格,不是百分百还原神作,似乎基本不会被找麻烦。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宽容度和时尚设计类似,一般来说从奢侈品牌到快消品牌的过程是“借鉴”,而服装厂的套版则是“抄袭”,重点只在于你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了伟大的改良,还是粗暴照搬使用成品。只要你的商标没侵权,没有做到像阿迪达斯与阿迪王、Jordan与乔丹那样的程度,或者没有吃相难看到像前两年Bapestar球鞋那样仿照耐克出了一整套的新品,就很难会被盯上。
虽然存在材质、设计、剪裁等的区别,但品牌服饰的昂贵总体在于品牌本身,而不是其它。换成游戏侵权也是差不多,厂商费尽心思打造出来的游戏IP是最重要的,所以至少别傻到连别人游戏的名字徽标都照搬吧……
卧槽,《我的高冷女友》还真放了!
(有点太直白了,尽管后续游戏
对徽标进行了简单的修改)
不仅如此,这游戏里能找出一大堆有关《蔚蓝档案》的内容,而且制作组还只是简单地套了层蒙版,稍微仔细点看就能发现这全是粗暴的照搬,连改都懒得改了。
不仅模仿游戏角色的服饰,还明直接挪用人家游戏的美术资源,说实话跳脸到这个程度的游戏,还是相当少见的,真不怪Nexon把你给举报了。实际上,《我的高冷女友》这款游戏之所以被Steam下架,也是这么些个原因。
Nexon对版权相关的事本就极为严格,过去的《Project KV》已经带来了历史的教训,开发的时候为何不能更加谨慎一点——
因为“喜欢”,就要把一切都照搬过来,不做避讳,显然很难成为侵权的挡箭牌。
是的,《我的高冷女友》制作人(SuiKaSoft:小心八木唯)说,自己就是喜欢《蔚蓝档案》才加了这些内容。他越过发行商,在小黑盒上写了一篇“小作文”,讲述了自己对Nexon举报的不满,认为自己是被喜欢的游戏背刺了,成了DMCA大举报时代的又一个牺牲品。
这里所谓DMCA(数字千年版权法),是一项通用的国际法案,保护范围遍及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它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允许版权拥有者对侵犯版权的内容提出删除请求,并强制要求相关方移除该内容。
DMCA是近年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的话题,前阵子Steam社区就受到了乐子人的各种DMCA打击,不少Mod界面纷纷黄标,甚至一度有“赛博核武器”“只要用DMCA的方式举报,一报一个准”这样的传闻。
但实际上,DMCA并没有人云亦云的那么无敌,在变成黄标后是不会被Steam直接下架的,需要走Valve运营团队的审理流程,最终确定了才会下架。这么说来,《我的高冷女友》的确是被DMCA了,但这并不是恶意的行为,显然不止是Nexon,Valve也认为这款游戏涉及到了侵权问题。
有趣的是,制作人发布的文章还谴责了自己游戏的发行商LSP(LoveStoryProject)的不作为,可最终因为后续发行商的警告,连这篇文章都被删了。
哈哈哈,这开发者和发行商之间一来一回的争吵闹剧,既视感实在太强。
为什么既视感强?因为这个发行商的名字叫LoveStoryProject——LSP。
熟悉LSP这家发行商的玩家可能知道,他们曾以骂玩家郭楠、打女拳而闻名,吃黑红流量的方针被诸多Galgame玩家唾弃。过去几年,这家发行商和不少游戏开发者有矛盾,但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开发者加入他们,为他们卖命——“发行商和研发在公共平台上大吵”的闹剧,对LSP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这很可能是为了增进销量博取眼球的手段,而这“狼来了”套路也是屡试不爽,因为他们认为,“国G”的主要群体仍然是大学生,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自然脱宅,不再是目标用户也不会再关注这个行业,走了一批就盯准下一批,没多少人会记住LSP的黑历史。
具体如何,看多了这样的剧情,很难不认为这是LSP的老套路。
至于这次事件到底是两方真有纷争,还是LSP惯用的宣发伎俩,只能交给在座各位自己判断了。
往期推荐 点图可阅
网文都不敢这么离谱,赛马娘母公司社长随手买的马成了世界最强
Ohno妈咪何意味?让整个互联网染成精神病的“何意味”,到底何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