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资本收购沐瞳,不靠谱
横看竖看,沙特资本收购沐瞳的成功率都不太高。
据彭博社报道,字节跳动正在推进将沐瞳出售给沙特Savvy Games Group(SGG)的交易。时隔两年,“沐瞳去哪儿”的故事又开始了,所以今天我们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一次沐瞳收购案能够成功吗?收购成功与否,是否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
先说结论,笔者并不看好此次SGG对沐瞳的收购,即便最后收购成功,金额可能也与大家想象相去甚远。当然,我也做好了被打脸的准备。
SGG能否成功收购沐瞳,是一场不算很复杂的博弈,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两个问题:沐瞳能为SGG提供什么价值,SGG又能为沐瞳带来什么?虽然沐瞳的去留决定权在字节跳动手中,但上述两个问题会决定这场交易的价码和谈判主动权归属。
谈到沐瞳的价值,我们首先会想到它的拳头产品《决胜巅峰(MLBB)》,这款移动MOBA产品在东南亚市场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其移动电竞赛事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最吃香的。上述两个方面,也被外界视为沐瞳最具价值的“筹码”。
问题来了,这些筹码在SGG眼中是否足够诱人?我们先大致看看SGG过去几年在游戏电竞领域的投资布局。
2021年SGG成立之后便展开了“金元攻势”,它的股份收购版图覆盖EA、R星母公司Take Two Interactive、动视暴雪、任天堂、北欧游戏巨头Embracer Group、全美第一手游开发商Scopely、Niantic游戏开发部门、SNK等厂商。垂直于电竞领域的,则有ESL、英雄电竞和Team Falcons等案例。
SGG投资的行业版图非常明确,覆盖了游戏研发、游戏发行、赛事制作、电竞俱乐部等各个产业链条,几乎将游戏与电竞的上游生态贯通了。同时,其地域版图也很明确,北美、欧洲、东亚均有覆盖。
从上述我们能轻易发现两个信息,首先在行业版图上,SGG目前尚未拥有头部的职业电竞赛事生态。其次,缺少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统治力的厂商。这不巧了吗?沐瞳既拥有全球拔尖的移动电竞生态,同时又在东南亚市场呼风唤雨。这么看来,SGG没有不将其收入囊中的理由。
但是,从上文SGG的投资版图我们还能看到另外的信息:它的投资重心更侧重研发能力出色的游戏大厂,而非电竞基因足够强势的公司。在游戏研发上,沐瞳相比其他公司优势并不突出。
那么在电竞角度呢?沐瞳的筹码是否足够打动人?过去一旦聊起沙特人的电竞野心,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以为,他们想要贯通整个生态,建立“霸权”。但在笔者看来,沙特人的野心中,“霸权”只是手段,而非目标。那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很简单,赚钱。
SGG背后是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电竞世界杯背后是电竞世界杯基金会(EWCF),这家基金会的靠山也是PIF,而PIF背后,就是目前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沙特从2021年开始大力投资游戏产业的动作,来自鼎鼎大名的“沙特2030愿景”,这个2030规划,正是由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提出的,目标就是为沙特找到石油之外的赚钱方法。
了解了这个背景信息,我们再回到这次沐瞳收购事件当中。诚然,沐瞳有着当下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移动电竞生态,但这个筹码,还不够让沙特人心动。站在营收角度,商业化最成熟的赛事生态,盈利能力相比游戏产品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能解释为什么SGG更青睐游戏厂商,而不是直接拿着几百亿美元先把电竞江湖统一。
那MLBB的营收能力怎么样?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份,决胜巅峰的全球累计收入突破了20亿美元。另一个我们熟知的产品王者荣耀,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6个月营收10亿美元的成绩。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发现,MLBB的营收还不在行业头部行列。
2021年,字节跳动收购沐瞳的价格是40亿美元,假设字节跳动没有做赔本买卖的意愿,此次沐瞳的收购价格至少在40亿美元往上。问题来了,按照这样的价格,SGG收购沐瞳意义不大。因为在沙特2030年“大考”之前,SGG想要通过MLBB赚回自己的收购成本并不现实。
沐瞳还有其他筹码吗?也有。
无论沙特人如何投资,如何布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游戏电竞市场,他们不会绕开,这一点我们从SGG管理层前段时间来国内考察,以及年初腾讯与EWCF达成战略合作都能看出一二。收购中国厂商沐瞳,为SGG深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内现有政策,外资企业无法从事游戏出版业务,也无法申请游戏版号。这基本上把沐瞳能为SGG提供的撬动中国市场的价值断送了。
但今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了“适时开展外资游戏企业在沪研发的游戏产品视同国产游戏的政策试点”内容,意味着外资企业在上海研发的游戏产品可以“进口”转“国产”。
先不说这一政策何时能落地,理论上,它为SGG打开中国市场注入了可能性,沐瞳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和SGG进行一番拉扯。
不过,拉扯空间并不大。根据政策内容,符合“进口”转“国产”的游戏产品必须满足“在沪研发”,这意味着SGG手中的厂商和产品资源并不能直接为中国市场所用,它仍然需要依赖沐瞳的自主研发能力,或者主动调集自己手中的研发人才支援沐瞳。这都意味着SGG需要在沐瞳身上投入极长的时间,还需要面临打造爆款的风险。
反过来,SGG的收购对沐瞳,反而更诱人一些。沐瞳如果归属于沙特,那最起码在电竞世界杯和未来的电竞国家杯中,MLBB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侧重。
同时,以SGG的资源和资金实力,能够为沐瞳带来的长期发展价值也比较明显。比如,MLBB还有开拓东南亚之外其他国际市场的明确需求,SGG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外拓资金,手中的各类行业资源,如ESL等公司,也能够进一步降低MLBB构建海外赛事生态的成本。
当然,即便没有被SGG收购,也不会危及沐瞳的生存与发展,它在东南亚和移动电竞市场中的壁垒足够高。
因此在笔者看来,这桩收购中,除了字节跳动,SGG和沐瞳实则都没有必须促成的理由,横看竖看,这事儿都不咋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