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谈丨浙江新王登基 CBA三十而立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05-21 09:50:34

撰文 | 于睿寅

这,大概就是球迷能盼到的,CBA整个赛季的最圆满收尾。

不论你的主队是浙江还是北京,还是其他18支在总决赛前出局的“看客”,这个结论都适用。毕竟,在所有7场4胜赛制的总决赛中,上一次出现非4-0横扫的赛况,还要追溯到2016年。(2020、2021两届总决赛都是3场2胜制,广东连续两年以2-1击败辽宁夺冠。)“重生”恰好20年的浙江广厦,和时隔10年重回总决赛的北京北汽,终于让赛季的收官大戏不再是一边倒的走过场,有了情节,有了波澜,有了激情和热血,有了孤胆英雄般的遗憾。尤其是G5和G6,所有元素都表现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图说:浙江广厦赛后发布夺冠海报,征战CBA20年,第三次总决赛终于收获冠军。

更不必说,这是CBA时隔8年之后,再次迎来一支崭新的冠军之师。浙江广厦在此前7年里遭遇了两次总决赛横扫,而相识相伴这一程的王博、胡金秋孙铭徽,在终场哨响前时再也抑制不住的笑和泪,这是我们许久不见的,篮球带给人最纯粹的快乐。

悄然之间,我们的联赛变了模样。在中国篮球尚未走出的这个低谷期,所有人亟待看到的变和新,联赛的面貌是最直观的体现。告别了“辽粤争霸”这个多年主旋律的CBA联赛,又伴随着外援政策近几年来最显著的一次放开,有财力的俱乐部在不断试错中找到完美拼图,有储备的俱乐部则靠着大环境的变化真的把好苗子给“筛”了出来。但凡能为我所用,都是好事——强如小巴里·布朗这样的外援,不是早就成为下一步归化的民意首选了吗?

图说:小巴里·布朗当之无愧荣膺总决赛MVP,不少球迷呼吁“赶紧归化”。

今年下半年中国男篮有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两项大任务。在这个漫长的低谷期,这已是我们能一试身手的最高水平赛事了。CBA一整个赛季的变与新,能否投射到国家队即战力的提升,乃至中国篮球整体生态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后知后觉地品评“姚主席”改革的成效,更是我们放眼长远,为中国男篮看清前路的必须。

格局已变:辽粤争霸终章,广厦引领群雄混斗

在过去几年中都有过在总决赛中横扫对手经历的辽宁和广东,在本赛季的季后赛中却都遭遇了被横扫的命运。辽宁是在半决赛中,0-3被广厦淘汰,颇有些新旧两王交替的意味。广东则更为惨淡,跌跌撞撞从附加赛中突围后,首轮就被今年异军突起的山西打得毫无脾气。双双被横扫,这剧情可能极少有人猜到;可要说辽粤争霸今年会戛然而止,这在常规赛收尾时就显现了端倪。

“撼山易,撼辽粤难”,这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他18支CBA球队共同的无奈和慨叹。这南北两强上一次同时缺席总决赛,还要追溯到遥远的2014年(北京VS新疆),再往前则要到世纪初的2002年(上海VS八一),可以说是十年轮一回的稀罕事。今年的常规赛中,辽宁32胜14负,最终第四的排名看似还行,却是在常规赛最后一个主场发狠拼下山东,才避免掉进附加赛行列的。至于广东,常规赛战绩虽然仅仅比辽宁少一个胜场,却最终排名第七,“沦落”到和上海打附加赛。广东队上一次在联赛常规赛排名如此之低,还要追溯到姚明去NBA前的2001-02赛季。

图说:广东从附加赛突围后,首轮即被黑马山西横扫,CBA势力格局发生变化。

也是在那一年后,辽粤两强至少有一支确保常规赛战绩前三,这一局面维持了20多年,直至本赛季作结。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一切都不是凭空发生的。

两大老牌劲旅遭遇挫折的同时,不少球队都创造了近期甚至是队史的战绩突破:广厦几乎全程在积分榜上领跑,继2018年后再度问鼎常规赛;山西最终排名联赛第二,一举创造了队史最佳战绩;北京北汽上一次在常规赛取得前三的排名,也要回溯到2013年的马布里时代——要知道,常规赛前三甲的球队,去年此时的排名分别是联赛第5、第11和第12。北京和山西止步附加赛,而广厦则未能在季后赛首轮突围。可今年,他们牢牢占据了季后赛四强的三把交椅。

图说:广厦半决赛横扫辽宁,终结后者三连冠伟业,最终夺冠也是实至名归。

目前广厦的核心阵容基本都属于运动生涯的黄金期,虽说能不能继续开创王朝言之尚早,但经历了总决赛逼到悬崖边的历练,精神气质无疑得到了升华。每一环似乎都完美地丝丝紧扣,担任主帅5年的王博指导终于成为了冠军教头,胡金秋和孙铭徽的核心班底保持稳定输出,朱俊龙和林秉圣等帮手也颇具独当一面的能力,强解能力无敌的小巴里·布朗则成为完美契合的最后一块拼图。也不能忘了早年李春江打下的底子,但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后终于成就CBA的王者,这也不是所有优秀球员都能走成的路。

可以肯定的是,广厦在休赛期会尽最大可能保持阵容的稳定并适度补强,但如本赛季常规赛末段那样群雄混斗,彼此之间仅差毫厘的局面或仍将延续。因为在卫冕冠军“以不变应万变”的坦然背后,潜在的对手们早已是暗流汹涌。去年的休赛期是近年来顶级球员流动最频繁的一次,到了今年,谁知道会不会来势更猛呢?

树挪死人挪活:广州引发蝴蝶效应,顶级球员流动或成常态

当广厦和北京双双晋级总决赛时,许多人调侃说这将成为“谁是广州队最强后卫”的番外篇。因为两队的控球后卫——小巴里·布朗和陈盈骏,上赛季此时都还身披着广州龙狮的球衣。最终荣膺FMVP的布朗在首都体育馆的两个客场都砍下40+,证明了他在这场老友之战中的确技高一筹。但顺着这条故事线,广州男篮的确像是本赛季的“幕后主角”,在CBA各队的军备竞赛中引发了蝴蝶效应,最终引发了格局天翻地覆的变化。

去年休赛期,广州龙狮因为经营问题的“半解体”。球队番号仍在,但此前把球队托举为季后赛常客的功臣们,都在短短数月内各奔东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算是广州男篮旧臣们的最好注解。除了相聚总决赛的布朗和陈盈骏,加盟山西的贾明儒和随队打进了常规赛前三和季后赛四强。广州亲手选中的“北大状元”郭凯,本赛季在山东已经成为了队内最重要的本土内线,为球队常规赛拿到第六立下了汗马功劳;加盟南京同曦的祝铭震、田宇恒,本赛季也都帮助新东家实现了成绩的突破,初尝季后赛的滋味。算上上赛季中转会前往新疆,本赛季几乎成长为内线支柱的李炎哲,广州队真正实现了为CBA各支球队的“输血”。

图说:陈盈骏虽然总决赛发挥不如老队友布朗,但也是北京队杀回总决赛的功臣。

除了广州引发的蝴蝶效应,在本赛季开始前的这个休赛期,顶级球员的流动几乎堪称近些年来少见的大场面了。周琦从广东投奔北京,郭艾伦结束了与辽宁的拉扯加盟广州,再算上前一年夏天周琦和赵睿互换东家……这些原本几年才见得一回的转会大手笔,最近两年里频繁发生,也证明了如今绝大部分CBA球队正在打破门户之见,球员和球队都将显性的利益作为选择的第一要义。当我们发现那些曾经和所在球队、城市深度绑定的球员都在陆续改换门庭之时,在CBA“不可交易球员”恐怕已经所剩无几了。

当然,球员尤其是顶级球员频繁流动,形成“活水”之势,对联赛和中国篮球的生态而言并不是坏事。过去常被吐槽的一点是,球员流动频繁遭遇掣肘,球队、俱乐部、体育局都要在中间摆一道,影响了球队和人员间的有序交流;可在过去几年中,“特事特办”又出现得太多,仿佛视既有的规则为无物。两个极端,都要不得。值得欣慰的一点是,本赛季的人员流动基本规范且有序,而新来到球队的球星们也都普遍很卖力。出勤率一直为外界诟病的周琦,总决赛最后一场也几乎拼到燃尽,让人相信没有他,也没有北京时隔10年重回总决赛的壮举。

图说:转会北京第一年即率队重回总决赛,周琦在昨晚也算倾其所有。

但任何事总会有反面典型。引援投入巨大,但成绩未如预期的球队首推北控。在本赛季不仅从深圳同时拿下沈梓捷和萨林杰这对内线组合,还签下朱松玮,可谓大手笔不断。但球队最终仅排名常规赛第11位,季后赛也在首轮的“北京德比”中匆匆败下阵来。“拿来主义”并非万灵药,有魄力的手笔,还得配上勤恳的耕耘。

外援放开倒逼新锐崛起,其中的“度”还得反复试错

本赛季CBA实力格局的剧变,最大的诱因之一还是外援政策的改变。四节七人次,所有球队一视同仁,是CBA公司经历一整个休赛期讨论,最终敲定的本赛季外援方案。相较于此前维持多年的四节四人次可谓是极为重大的改变,对于平衡球队实力,提升比赛观赏性,更多外援的加入毫无疑问是有正效应的。至于外援唱主角,会不会挤压国内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这个问题在中国男篮经历了2019年至今的低潮期后,似乎也极少有人挑战了。与其束手束脚,不如索性放开,让高水平外援引发“鲶鱼效应”,倒逼国内的新锐崛起。

不可否认,本赛绝大多数球队的成败,仍与外援选择和融入的水平正相关。总决赛上唱对台戏的布朗和杰曼,广东队的吉伦沃特、同曦队的T.J.利夫,都是在CBA有过多年征战经历的球员,也都在本赛季改换门庭后,进一步增加了自身的比赛影响力。在新外援政策的激发和新的球队环境下,各自都成为了各自队伍当之无愧的大腿。

往前追溯,最近5年以来,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CBA球队外援逐渐变得人数少、质量低,但这却并没有为联赛“筛”出优秀的本土苗子。在本赛季的改革前,“4节4人次”的政策坚持了多年,联赛中国内球员偶有亮点,但总体面貌并无改观。苦的是那些花重金囤积外援的球队,奔着季后赛甚至更远目标去的各队,阵容中安排3名外援乃是常态。但让3名外援瓜分“4节4人次”的零星机会,外援使不上劲儿,国内球员也感受不到强度的提升。

图说:虽然上海队止步附加赛,但洛夫顿仍堪称本赛季季中的最佳引援。

之前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就打过一个可能不恰当的比方——每年院线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会让你更愿意为无甚看点的国产片多掏几次腰包吗?(哎呀,这个保护月下月又要开始了。)

全新的外援政策在注册人数、调换频次等方面都给了各支球队较大的自由度,这也相对减低了球队的试错成本,可以真正做到“只选对的,不选贵的”。CBA的上一个十年,我们曾经因为迷信有NBA经历的大牌外援,而迎来过一阵并不长久的联赛繁荣期,但一切又迅速化为泡沫。经过时间的积淀、教训的汲取,在联赛这块蛋糕大小有限的情况下,各队“慧眼识珠”的能力也成了生存必备技能。除了上面提到的老面孔,像洛夫顿、古德温、迪亚洛、法耶这样各队开出的“外援盲盒”,在赛季中与球队适配良好,与国内球员的交手也更具备实战意义。

更值得欣慰的是,在看似进一步被外援挤占的生存空间中,依然有不少处于上升期的年轻球员逆水行舟,昂首向前地打出了生涯的高光表现。后卫线上,徐杰在广东整体局面欠佳的情况下成为后场的唯一依靠,挡拆水平、强解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也证明了他值得更多国家队主控的历练。锋卫线上,25岁的李添荣、24岁的李弘权、25岁的邹阳、24岁的伊力福拉提,年龄相近,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天赋出众的侧翼球员可以如何为所在球队加成,这也是崔永熙之外我们亟需的其他选择。

图说:虽然半决赛遭遇严重伤病无缘总决赛,但曾凡博仍是本赛季年轻球员中的翘楚。

当然,本赛季要说升级最为显著的国内年轻球员,非曾凡博莫属。半决赛中小曾的受伤,打破了总决赛两队实力的平衡,否则我们也许能看到更加势均力敌的遭遇战。在场边神情凝重,满是遗憾的小曾,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在这次受伤之前,曾凡博本赛季的表现不仅无愧联赛一阵和最快进步球员的获奖,以及MVP提名,也证明他时隔3年后再次向NBA发起冲击,绝不是心血来潮和炒作噱头,那是中国男篮的未来核心誓要闯出的一片天。

再出发,以CBA第三十个年头为起点

肇始于1995年的CBA联赛,今年恰巧“三十而立”,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这是一个告别青涩、承载期望、收获果实的年纪,但一切都不可能想当然而得之。但至少,这第三十个赛季的新与变,让我们对于联赛筑牢基石、输送人才、创造价值的前景,尚能带着一丝乐观的期盼。

就在广厦捧杯之时,比他们更早结束赛季的杨瀚森林葳,都已早早奔赴大洋彼岸,为下月进行的NBA选秀做最后的造势。其中,林葳据报道已经获得了澳大利亚NBL多支球队的青睐,而在CBA成年组仅打了两个赛季、却已经成为国内顶尖内线的杨瀚森,在最近的试训中表现抢眼,模拟选秀结果一度跻身40顺位左右。如果这一势头能够保持,那我们有望在2016年之后,时隔9年,再一次听到中国球员的名字在NBA选秀大会上被念起。2016年,当周琦和王哲林先后在选秀次轮摘牌时,我们不仅对中国篮球的未来充满希望,对于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洋溢着乐观。

9年过去,CBA联赛从20出头的小伙成长为30岁的青壮年,在历经了这个年纪必不可少的挫折、低潮、忧闷之后,也太需要一阵强心剂,为马上就要开启的第二个30年加油、鼓劲、自驱。

图说:杨瀚森赴美试训表现出色,期待他在下月举行的NBA选秀中被顺利摘牌。

这份并不算奢侈的希望,可能来自于崔永熙、杨瀚森、曾凡博们在NBA赛场接续久违的“中国血脉”;可能来自于篮协在“归化”大计中找到最适合的选择,继而托举男篮从亚洲重新打回世界赛场;但更多时候,可能蕴含在联赛中每一次令人欣喜的新人冒尖、国内少帅除了口吐莲花外展现的真才实学、一支支球队从初出茅庐到底蕴深厚的成长全过程,以及,像昨晚一样,足以成为CBA历史里程碑的经典战役。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当我们的联赛能让球迷告别审美疲劳,仍愿意为场上的精彩肆意呐喊、热情挥洒,那中国篮球任何的困难都会成为过去式,因为底层的基础仍是那么扎实。

上一篇: NBA季后赛:雷霆抢七32分大胜进西决!掘金提前9分36秒投降

下一篇: 600万年薪,抢3个板!赛后又发小作文抒情,京蜜怒喷:赶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