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起复盘|身家1.1亿的阿里扎离婚即破产,哈登和阿杜这样的不婚男才是真智慧
阿里扎破产了,nba生涯总收入1.16亿,依然逃不出黑人球员“退役即破产”的怪圈。
我们印象中的nba球员,即便不是球星,也是腰缠万贯、年少多金。尤其这几年联盟收入水涨船高,头部球员年薪已经碰到8000万的天花板,即便是一份底薪,目前也有2-300万(按球球龄区分)。
根据美国数据网站统计,24年nba整个球员群体平均收入是956万美金,超过世界上所有商业体育联赛。
作为比较,美国24年人均收入为4.42万美元。
可以说,在美国但凡你能摸到nba的门槛,几乎就可以立刻摆脱贫困,甚至可以改变自己乃至家族几代人的命运。
但很悲哀的一点是,据联盟官方在2023年的调查,60%以上的球员在离开联盟后都会面临财产困境,而其中大多数都濒临或者已经破产。
阿里扎只是最近的例子,远的包括“四分王”安托万·沃克,“弗老大”弗朗西斯,“92梦之队唯一大学球员”莱特纳、近的包括香波特、考辛斯,这些当年在nba都响当当的名字,在离开球场和大众视野后,基本都是在破产新闻中和人们再次见面。
现在人们常说“财产与认知相匹配,才能长久”,而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中唯一黑人占主导的nba,无疑是其中的反面典型。
其实,这一点都不难理解,主要原因有三:
①因为美国的税收特点,球员们到手的薪资有限
我们大部分人基本没有机会见识过高额税收带来的影响,但对于这些年薪百万的青年富翁们来说,税收是影响他们收入最大的一块。
在美国,百万以上级别收入的税收让众多富翁们头疼。
联邦税(37%)、经纪人抽成(2%-4%)以及联盟代管收入(10%,为了平衡劳资双方的收入差)就一下子收割了一半。
再加上球员所在州的州税(0-10%各州不同),绝大部分球员每年的实际到手收入大概只有合同金额的45%。
以斯蒂芬·库里为例,本赛季他的薪资收入为5576万联盟第一,但联邦税就得收2063万,加州州税在全美都是出名的高,再扣670万,还要再缴550万给联盟作为代管收入,以及经纪人佣金220万。
他大致到手其实也就在2073万左右(个人计算,以官方为准)。
nba球员们收入虽高,但税务支出一向是割肉的大头,这也是今年大瓦蓝想去欧洲养老的原因。
人家那边球队的报价都是习惯税后收入啊。
②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球员期间挥霍了大量金钱
当然。即便美国政府收得多,但球员们相比普通人还是绝对的高收入群体。
尤其对于大多数都是从贫民窟、黑帮社区成长起来的黑人男孩来说,一旦被nba选中就意味着一夜暴富,而银行账户上有了巨款后就是巨额的报复性消费。
这些年类似的新闻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
哈登、莫兰特在夜总会上人工制造“美金雨”,以及各类购买豪车、游艇、私人飞机等等。
一下子成为了人上人。
但哈登这种级别的球星,不仅球场收入丰厚,而且还有众多赞助商,甚至像科比、勒布朗、库里、阿杜这样的球星都签的是终身合作协议。
但大多数球员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阿里扎在联盟打了17年、收入1.1亿已经是普通球员的天花板了。
但在他退役前昔与第二任老婆离婚官司时,他就只剩下45万存款、190万股票基金、600多万的房产和车辆,总计资产只剩下1000万不到了。
而他每月的开销包括给第一任妻子每月24000美元的抚养费,房贷车贷保险总计37000美元。
这种花销,又能撑几年?
③离婚被分走大量财产,婚姻失败即破产
当然如果老老实实过日子,退役后再凭借以往的经历开个博客做做自媒体,甚至混得好的还能在nba当个助教、训练师等,小日子还是能过得有滋有味。
但退役后的球员们,往往最重的一击还是来自他们的伴侣。
这些他们在球员时代结识的妻子,大部分都是看中他们的年少多金、豪迈阔气,傍上了不但可以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还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
很多球员尤其是黑人球员的妻子,之前只是网红、伴舞、跑龙套的小演员,可一旦坐上了正宫之位,就立刻乌鸡变凤凰了。
可是等球员们一退役,没有了动辄上千万的年薪,很快就无法负担她们奢靡虚荣的生活开销,再加上美国那边动不动就一口气生个篮球队,生活开支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等到不如意几年,就是流程式地提出离婚,因为大概率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在分走球员一半财产的同时还没有大笔抚养费。
完成最后的“完美一刀”。
试问有几个球员受得了这样的折腾。
阿里扎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个倒霉蛋。大多数球员在个人欲望和外界引导的大背景下,都无法躲开这样的“温柔一刀”。
像老詹、库里这样能和从小的青梅竹马走到如今的是极少数,像乐福、霍福德、海沃德这般能娶到大家闺秀、抱得美人归的更是少之又少。
现在看来,虽然这么多年那么多人嘲笑阿杜“爱喝斯嘉丽的洗澡水”,登哥荣膺休斯顿市夜店圈GOAT。
但这两位也许才是真正的人间清新。
一个人再怎么玩,挣到的钱都是在自己手里,也不会突然有一个甚至几个人来了又走分掉自己生涯打拼多年挣到的财富。
如此逍遥一生,还有忠心的球迷陪伴,不比天天同床异梦好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