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赛季后,威少反而没人要了?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依然没有找到工作。
前几天大家应该看到了一张姚基金慈善赛的宣传海报,那张海报中间有一个大家看起来肯定会很熟悉的剪影。但在最近一期姚基金慈善赛的海报上,这个剪影消失了。据说由于到现在也没找到下家,威老一再推迟了自己的中国行,本来计划参加的活动都被迫取消了。
我想,这一定是威老在选择不执行球员选项时,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因为他上赛季其实打得不错。
这不是我作为一名掘金球迷带有感情色彩的判断,这是大多数对威老不戴有色眼镜的球迷应有的共识。尽管他依然会送出令人脑溢血的失误,上丢让人匪夷所思的上篮,做出糟糕的投篮选择,但他为掘金疲软的第二阵容注入了他们急需的进攻创造力,在防守端充满激情,而且在被放空时勇于出手,在季后赛中一再投中了关键的三分球。
威斯布鲁克的弱点在过去几个赛季已被大家广泛讨论:他的投射一直不好;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本能,显得自己的比赛缺乏思考;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运动能力显著下滑,导致他更多地吃帽和上丢轻松的上篮。
但掘金队在让威斯布鲁克发挥所长方面已然尽力。马龙允许他推大量的快攻,掌控比前几年更多的球权。这让他能够久违地通过突破为自己和队友创造机会。当然这也时常会化作一次打铁或者一次失误,但没人责怪他。作为一支拥有当打之年MVP和另外两名顶薪球员的球队,掘金比赛的胜负手常常要交给一位拿着老将底薪的36岁后卫,这件事本身就很有问题。至于为什么掘金有这样的问题,你不该来问我,应该扭头去问他们的前总经理卡尔文·布斯。
综合来看,上个赛季威老和掘金的合作是双赢的。
威老在湖人和快船失败的经历决定了他需要一支新球队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下滑的身体机能和单调固定的球风——有人把这个戏称为“做自己”——则决定了他需要一位能掩护、能进攻、能传球的挡拆搭子。而掘金恰好能给他这两样东西,第二样东西还是全联盟最好的。这让威斯布鲁克打出了不少堪称卓越的比赛。在常规赛季结束前有媒体称迈克·马龙是因为重用威老而下课,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你不能只在威老犯错的时候骂威老,就像你不能只在威老立功的时候爱威老一样,威老就是这么不可预测的骰子,但掘金没有选择,皮克特确实非常稳定,但稳定的烂远不如一颗赌命的骰子。
自从布鲁斯·布朗离队之后,掘金一直在寻找一位身体强壮、空切敏锐、防守积极、能量满满的替补一号位,威老完美符合这一切要求。当然他会犯比布鲁斯·布朗多得多的错,但他也拥有布鲁斯·布朗所没有的组织能力和进攻威胁。他当然不是比约基奇和穆雷更好的球员,但他只要上场就拥有一个特别的生态位,他能做到的事情约基奇和穆雷也做不到。这导致掘金的比赛时常走向同一个让威老立于不败的方向:掘金不会因为威斯布鲁克打得不好而陷入困境,因为你不用他只会更糟糕;但当威斯布鲁克打得好的时候,他真的有能力让掘金走出困境。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没有他的发挥,掘金很可能会在季后赛首轮输给快船。
这一切对上赛季的掘金来说是好事,但到了夏天要和威老续约的时候,可能就会成坏事。
但事实是掘金完全没有被这件坏事烦到。他们夏天确实通过交易小波特解套了薪资空间,但没有加薪签和球队磨合不错的威老,而是很快重新找回了打了两个赛季臭球的布鲁斯·布朗。这件事乍一看不合常理,但只要我把这个例子类比到我们的生活里,大家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你去年入职了一家新公司,签了两年合同,第一年工作干得不赖,年底你去找老板,希望他给你涨工资。老板承认你去年的业绩不赖,但他告诉你去年工作干得好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这个平台好,你的工作没有不可替代性,就值你之前这个薪水。你心里很生气,于是跟公司提了辞职一拍两散。现在一个半月过去了,你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真的没有公司愿意让你加薪入职,这时候你意识到可能前老板说的是对的,前公司可能真的是最适合你的平台。但这时候你发现你在前公司那个岗位已经很快就招到了人,想回也回不去了。
在这个故事里有人有错吗?我觉得没人有错。你可能会说这个公司不讲感情是错,但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公司为了在行业里冲击头名当然也要降本增效,如果员工是可替代的,老板当然要找更老实、更便宜的。你可能会说打工人没有认清自己是错,但将心比心地想,如果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在现实社会里,又有谁能这么清晰地认知自己并不是什么骨干,只是“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一颗普通螺丝钉呢?
那就又引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明明上个赛季打得很好,为什么自由球员市场上的球队还是对威老兴致缺缺呢?
答案只有一个:大部分球队都不相信威老上赛季的出色表现能在他们那儿延续。
即便腿脚已经老去,威斯布鲁克的打法还是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在这联盟里大多数球队里,签下一个需要大量球权,但效率不高,还只能“做自己”的后卫都意味着球队战术的兼容性和空间受到影响。即便是俄克拉荷马曾经的城市英雄,杜兰特曾经的亲密战友,志在争冠的雷霆和火箭也不敢签下这样一位混世魔王。而对于那些处于重建期的球队来说,威老的球风也决定了他很难扮演传统的老将导师角色,反而会挤占新秀的涨球和刷数据空间。所以我们现在听说对威老有意的球队只有夹在中间的中游球队,比如底特律活塞或者萨克拉门托国王。但即便是这些球队,也是冲着老将底薪捡个便宜替补的心态来的,不愿意给威老开个实诚价,不然就不会这么久都没个下家。
这正是威少未签约的根源,他对自己的认知或许已经永远无法和这个联盟对他的认知重合。他仍渴望成为一支球队的核心或主力,但实际能力仅适合有限时间的替补角色;他仍期待加盟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但强队根本不敢试他这柄伤敌先伤己的双刃剑;他追求一份金额更大、更有保障性的合同,但大多数NBA经理连底薪都不愿意报给他;他渴望一支球队真正的尊重,但这种尊重已经在他追寻尊重的道路上遗失了。如果他在经历了上个赛季的征程之后依然觉得掘金的不报价也是一种不尊重,我们很难想象还有别的球队能给他更多的尊重。
我们无法预测威斯布鲁克的下家或者未来,因为威斯布鲁克实在是太特殊了,他是我们目力所及独一无二的球星。他的前队友卡梅隆·安东尼也经历过因为太自我而无球可打的日子,但威斯布鲁克可能比安东尼更桀骜、更任性也更顽固。现在大家的想象中,威斯布鲁克过几天可能就会和现实妥协。要么妥协于球队定位,要么妥协于合同金额和年限,和一支没那么有竞争力的球队再签一份老将底薪。但我隐隐有种预感,事情可能不一定按照我们的想象走,因为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威斯布鲁克的选择——就像在看他打球时一样。
在人们的想象里,一个拿过MVP的明星后卫应该在36岁的时候减少突击、分享球权、精进投射、运筹帷幄。但威老最大的缺点——当他还是威少的时候也可能是优点——就是他以前从来不会、以后也永远不会按照人们的想象走。
而我们能做的,只剩祝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