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惹争议 美媒:他没在中文报纸上写过文章
在结束了为期4天的中国行活动之后,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的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一篇刊登在9月8日《人民日报》上、题为《篮球是连接彼此的桥梁》的詹姆斯署名文章,迅速引发了海内外的广泛热议。文章以詹姆斯的口吻,分享了他时隔6年重返中国的感受,并重温了与中国女篮运动员牛子薇的动人故事。能够在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上获得署名文章的待遇,这种级别的“排面”,也让外界再次见识到了詹姆斯作为一名全球偶像的巨大影响力。(詹姆斯更多中国行活动照片请查阅文章末尾)
当NBA超巨遇上权威官媒,詹姆斯署名文章引发论战,美媒紧盯人民日报,然而,这篇文章的刊发形式,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圈,引发了一场关于“作者”身份的争议。最初,美联社的一篇报道称詹姆斯为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撰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这一消息随即引发了美国保守派媒体的广泛批评。随后,包括ESPN、《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纽约时报也在大标题醒目用词:湖人队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没有在中文报纸上写过带有他名字的文章。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篇文章的内容,实际上是由《人民日报》记者,根据詹姆斯在上海和成都等地接受集体采访时的发言,汇总编辑而成。(信息来源:@纽约时报)
这场围绕“作者”身份的讨论,在一些人看来,或许有些小题大做了,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了事件本身的核心意义。无论这篇文章是詹姆斯亲笔撰写,还是由记者编辑整理,其所传递出的积极体育价值观,是毋庸置疑的。文章的内容本身,以及《人民日报》选择以如此高规格的形式来刊载这些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官方认可”。詹姆斯还与中国篮球界知名人物李梦、赵睿、崔永熙等球员进行了深入互动,这表明,詹姆斯在此次中国行中所展现出的正能量,以及他作为一名“优质偶像”的榜样作用,得到了国内主流媒体的肯定与推广,这才是事件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更何况,除了这篇引发了些许争议的署名文章之外,詹姆斯此次中国行与中国主流媒体的互动,还有另一场无可辩驳的重头戏,那就是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王牌栏目《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的真人出镜专访。这场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其真实性与含金量毋庸置疑。从央视的专访,到《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詹姆斯此次中国行所受到的高规格待遇,清晰地表明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篮球的范畴。他正在用自己的言行,扮演着一座连接不同文化与人群的桥梁,而篮球,正是这座桥梁最坚实的根基。
下一篇: 申京持续进步,火箭成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