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在NBA!曾凡博与杨瀚森 中国德比能否实现季前赛是关键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10-03 17:05:09

九月末的布鲁克林,训练馆里的空气带着特有的紧张。曾凡博站在场边擦拭汗水,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倒计时牌——距离训练营名单确定只剩最后两周。21人的训练营名单,最终只有18人能留下,而他手中的Exhibit 10合同,在联盟摸爬滚打的老将们口中,被戏称为“生死状”。

这份合同的设计充满玄机。如果季前赛表现亮眼,合同可能升级为双向,年薪将跃升至三十余万美元;倘若被裁,他需要在发展联盟至少效力60天,才能拿到那笔5万美元的奖金。否则,等待他的将是一张返回CBA的机票。

训练场另一端,篮网总经理肖恩·马克斯偶尔会停下手中的记录,打量这个来自沈阳的年轻人。球探报告上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2米11的身高,上赛季在CBA投出了40.7%的三分命中率。但这些数据能否在NBA级别的对抗下保持,依然是个问号。报告末尾的几行红字格外醒目:高强度防守下,他的三分命中率可能跌至28%,篮板卡位成功率只有34%。

这不是中国球员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考验。2019年,丁彦雨航带着相似的合同走进独行侠训练营,最终因膝伤遗憾离场。如今曾凡博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腰椎的旧伤让德国康复师一再叮嘱要控制训练强度,而NBA训练营的对抗程度,远超常人想象。每天完成300次三分加练后,他还要在力量房与训练师较劲,用100公斤的体格去准备迎接那些260磅锋线的冲击。

在波特兰,另一位中国球员正在经历不同的成长轨迹。作为首轮16顺位新秀,杨瀚森的合同看似稳妥,实则暗藏考验。开拓者的内线轮换中坐着艾顿、罗威这样的实力派,留给这个20岁中锋的空间并不多。但主帅比卢普斯的一句话点明了方向:“我们需要一个能在高位策应的中锋,杨的传球天赋是这批新秀里最特别的。”

夏季联赛对阵勇士的首秀,杨瀚森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数据:10分4篮板5助攻。他在高位背身时的妙传,挡拆后外切的三分,内线协防补防封盖对手的镜头,都让人看到欧洲中锋的影子。防守端的数据更显价值,四场夏季联赛封盖9次,在新秀中护框表现抢眼。这种全能的表现,让管理层开始考虑调整内线配置。

当然,挑战同样存在。NBA的吹罚尺度让他适应不良,夏季联赛场均4.3次犯规的问题亟待解决。力量房里,他需要再增加15公斤肌肉,才能在与顶级内线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两位球员的不同处境,折射出NBA对待国际球员的策略转变。杨瀚森的加入让开拓者在中国市场的热度骤增,周边产品销售数据显著提升,社交媒体关注度水涨船高。这种关注度,无疑为他在球队中赢得更多缓冲空间。而曾凡博的合同,更像是球队对中国市场的一次谨慎试探——如果他在即将到来的澳门中国赛中有亮眼表现,将直接影响球队的商业决策。

但商业价值终究需要实力支撑。日本球员渡边雄太的成长路径值得借鉴:从Exhibit 10合同起步,凭借在发展联盟的稳定表现,最终在猛队赢得轮换位置,三年来命中207记三分。曾凡博需要做好双线作战的准备,在发展联盟保持场均12-15分输出的同时,随时准备把握召唤的机会。杨瀚森则要避免重蹈某些前辈的覆辙——因战术适配性问题逐渐边缘化。

十月下旬,如果一切顺利,篮网与开拓者的对决可能上演时隔多年的中国德比。但这场对决需要满足诸多条件:曾凡博要最终留队,杨瀚森要在内线竞争中站稳脚跟。回望2007年姚易首次交锋的场景,两人合力砍下47分19篮板,却因球队战绩承受了过多议论。

如今的环境已大不相同。曾凡博和杨瀚森身后,是中国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升级。赵维伦、郇思楠等年轻球员正在NCAA赛场磨练,未来可能有更多中国面孔出现在NBA赛场。这种人才厚度的积累,让中国篮球不再将希望寄托在个别球员身上,而是形成更健康的人才输送链。

当曾凡博在澳门完成他的首次亮相,当杨瀚森在开拓者主场迎来常规赛首秀,他们的每个动作都在重新定义中国球员在NBA的生存方式。这不再是依靠高顺位的特权,而是从替补一步步站稳脚跟的漫长过程。正如篮网主帅费尔南德斯所说:“这些年轻球员的未来,取决于他们能否在NBA这个熔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比赛方式。”而这个答案,就藏在每天加练的三百次投篮中,藏在每次跌倒后立刻起身的瞬间里,藏在那颗永远为篮球跳动的心中。

上一篇: 吓死人!总决赛还没开打,步行者差点命都没了

下一篇: 激烈!杨瀚森亮相开拓者队内训练,硬扛2米18美国大汉,拳拳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