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开拓者季前赛第三战:大根急了,小杨稳了
北京时间10月15日,开拓者季前赛第三场,杨瀚森上场20分11秒,11投4中得到9分6篮板1助攻1盖帽,此外还有1次失误和4次犯规,在场正负值-12。
这样一份数据统计,显然不算漂亮,但如果看过比赛,相信你也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小杨,这把稳了!
这个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是通常意义中的稳,即:小杨在开拓者阵中的地位,甚至他的NBA生涯,应该是稳了。
从杨瀚森去年退出NBA选秀开始,到今年意外在首轮第16顺位被提前摘下,再到夏季联赛中超出预期的表现,以及季前赛首战勇士的挣扎,围绕他究竟能否适应NBA的比赛强度,对得起开拓者的选秀顺位,他到底真的有料,还是只不过是商业考量的受益者,始终都存在质疑。
即使上一场对国王,他第三节爆发,单节5投全中独得14分,依然无法扫清所有的疑云,毕竟他面对的是一支节奏偏沉缓的球队,当他开启疯狂个人秀时,对面包括小萨博尼斯在内的多名主力正坐在场下休息。他在速度、体能等诸多方面的短板,仍有待考验。
不过,小杨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今天,在季前赛的第三场比赛,小杨再次面对勇士。这支以疯狂传跑、快打旋风闻名的老牌豪门,是理论上最让他怵头的球队,一周前他在这支球队面前只拿下4分4篮板却领到6次犯规和4次失误,还让对方的替补中锋射落20分,这一次,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数据统计层面的提升,小杨今天在和霍福德、波斯特等中锋球员的直接对位中,已经丝毫不落下风,在快节奏的攻防转换中,他也不再气喘吁吁。更重要的是,他在场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周前相比,已经沉稳了太多。
这就是稳字的第二层含义,不仅有别于首战勇士的仓惶,也不同于次战国王的兴奋,而是让菜鸟脱胎成为老将的那种镇定。
这种沉稳,体现在漏掉波斯特外线三分后,马上用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上;体现在高位背身拿球,面对随时可能的夹击依然第一时间发现空切队友,并送出不看人助攻上;也体现在每一次对场上局势的清晰判断和正确解读。
但更重要的是,他不再像第一场那样忐忑失措,总是担心自己拖了球队后腿,也不像第二场那样恨不能把握每一次机会,展现所有的技术,试图证明自己能打NBA。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真正NBA中锋一样,面不改色做好自己的所有本职工作。
他掩护,然后根据对位情况选择外弹或内切;
他卡位,然后保护下臂展范围内的每一个后场篮板;
他展现大个子应有的优势,压着对手自投自抢补篮得分;
他甚至还在底角接到队友传球后,不慌不忙点开对手,然后下球突破,来了个慢悠悠的三步上篮得分。想必这个镜头赛后又会在社交媒体上让无数网友高呼“杨基奇”了!
杨瀚森今天的表现远称不上完美:他的终结成功率不够高,一次勾手,一次跟进上篮都显得仓促。他的防守也还有改进空间,被库明加欧洲步骗过,还有一次冒抢失位目送TJD暴扣得分。
不过,他在场上展现出的沉稳,却让我们无比放心。因为看起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块舞台,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能让主教练放心派他上场的NBA替补中锋。
至于未来,以他迄今为止所展现出的学习能力和进步势头,不设上限是最合理的期待。现在唯一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应该很难看到他在发展联盟的表现了。
有意思的是,当杨瀚森像个老鸟般云淡风轻时,开拓者五号位上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多诺万-克林根,今天却似乎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亢奋得有些不寻常。
今天的比赛,克林根依然以首发中锋身份登场,打了19分54秒,11投6中贡献15分11个篮板的两双,其中光是进攻篮板,就抢了7个,存在感和上一次打勇士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克林根当然有这个实力。他大学时就名震全美,拿了NCAA冠军,首轮第7顺位被开拓者选中后,第一次打季前赛就以场均11.5个篮板球在全联盟排名第二(仅次于庄神)。到了常规赛,虽然被艾顿压了大半个赛季,但最后两个月上位先发后,场均25.5分钟就能抓下10个篮板送出1.8次盖帽。
但越是这样,克林根就越是应该缺乏卖力表现的动力。上一次打勇士,他只交出4分7篮板的数据,接下来对国王,也仅贡献2分8篮板。而今天,他不光篮板创新高,出手数更是比前两场加起来还多。其中首节被杨瀚森换下前,他甚至还飚进了一记三分球!
要知道,克林根整个新秀赛季总共也只尝试过49记三分出手,命中率不过28.6%。谁给他的勇气,开场刚刚4分钟,就在远程发炮了?你要说这事儿跟杨瀚森一点关系没有,我是不信的。
自从被开拓者选中以来,杨瀚森已经成了这支球队最大的话题人物。不管这是基于巨大的华人市场,还是选秀冷门带来的相关争议,围绕他究竟什么成色,开拓者连续两年用首轮签选择大个子有无必要性的讨论,都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更有人挖出当年掘金“双奇”的故事作类比,认为小杨迟早会踩着克林根上位(不仅中国网友如此)。
我们不知道克林根是否听到了这些声音,也不知道他作何感想,但客观的事实就是:一个比他更年轻,技术却比他更全面的大个子,现在出现在了球队当中,而且正在不断扫清质疑,表现越来越好。你说他有没有压力?
反倒是对杨瀚森来说,克林根的存在,不该成为压力。
很多关心小杨的球迷,会下意识把克林根当作假想敌,甚至巴不得他受伤,好把首发中锋的位置空出来。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以开拓者当前环境,两个人现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克林根不仅不是小杨成长的阻碍,某种程度上,反而会对他形成助力。
首先,虽然小杨学习能力超强,进步速度飞快,但客观而论,他暂时还不具备NBA首发中锋的实力,起码不是平均水准之上的实力。
揠苗助长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对于缺乏语言、文化基础,身体、技术还在“发育阶段”的杨瀚森来说,能在庇护中稳步成长,显然比直接丢进风雨接受捶打考验更加有益无害。
此外,克林根作为一名球二代(其母史黛西-克林根曾是缅因大学女篮的明星球员,毕业后从事过多年教练工作),拥有高超的篮球智商和扎实的技战术知识储备,加上相同的场上位置,相似的身体条件(高、慢),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小杨汲取的营养,尤其是防守经验。
他们会在比赛中相互轮替,更会在训练中大量对位,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小杨用心观察,勤加思考,肯定会获益良多。
杨瀚森的比赛嗅觉,进攻技术,以及组织潜力,是克林根永远都难以企及的。而克林根的优势项目——防守,小杨却能通过努力逐步缩小与其之间的差距。等到这个差距小到开拓者教练组觉得完全可以接受的那一天,小杨自然会成为开拓者首发五号位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那之前,小杨和大根,两个20出头的年轻人,不妨展开一番良性竞争,彼此学习,互为促进,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