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侃球|两场25分,你对杨瀚森放心一些了吗?
“杨瀚森比之前更加适应了,面对勇士这样的球队时尤其如此,在阅读防守、选择沉退时机这些方面,他做得很好。”
当昌西·比卢普斯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就已经自动升格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我们也终于能放心复读14年前那句名言:小杨微微一笑,他已赢得主帅信任。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卢普斯就像资深的养成游戏策划,首轮16顺位的跳选不是拍脑袋,而是精心准备的抽卡环节。从夏季联赛到季前赛,我们能看到一条清晰的角色成长曲线,每一场比赛就像一道道游戏关卡,过关后解锁不同的技能和数值。
夏季联赛期间,杨瀚森面对的攻防压力和节奏比季前赛低很多,夏联对手的退防纪律、轮转强度都不如正规NBA球员。杨瀚森在夏联可以一路拖车冲到篮下接球暴扣,也能好整以暇地观察防守、击地分球。他很快就适应了夏联的强度,4场比赛场均11分5篮板4助攻2.2盖帽,命中率也有46%,虽然失误不少,但小杨完全能匹配夏联的强度——他在夏联可以进攻轴和战术核心。
特
别
节
目
庆祝听老杨APP上线
听老杨系列特别节目
今天我们接着听管泽元故事的下半集
季前赛就完全是另一幅画风了,第一场的勇士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比赛节奏飞快,协防如影随形,进攻端更是猛猛冲脸,就连轮换边缘的波斯特都能在他面前得吃得喝。21分钟下来4失误6犯规,把所有问题都暴露得彻彻底底。
然后,小杨就在第二场迎来了第一次高光,接球三分、挡拆吃饼、梦幻脚步、策应助攻,在一节时间里,把所有让球队心动的招式都用了个遍。紧接着面对让他吃尽苦头的勇士,杨瀚森成熟了不少,防守站位更明确,对抗能力和机动性也有所提升。这样看来,勇士简直是绝好的新手村小boss,让杨瀚森直观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
夏联期间,杨瀚森不止一次上演快攻暴扣的场面,但正经的NBA球员不会给他这种机会,这时候就得老老实实地考验上篮手活。而在这方面,杨瀚森的波动显然有些大,他可以上演这种丝滑终结,也会在和波杰姆斯基对抗后上篮打铁。
面对这种错位,波杰姆斯基甚至已经放弃抵抗了,小杨第一下还是没放进去。
这一回合的挡拆顺下接球,面对两人干扰也没上进。这就是杨瀚森目前的第一个问题,对抗下的终结能力不稳定。他的手活其实非常柔和,但一有身体对抗或干扰就很容易变形,而适应对抗又需要长期的训练,至少在赛季前半段,这个问题都会一直陪伴他。
杨瀚森的另一个问题也和身体有关,那就是防守端的横移速度。脚步慢、错过重心,就会下意识地伸手;体能不足同样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结果就是身不由己的大量犯规。
这一回合的杨瀚森都有些管不住自己的手脚了。
夏联期间,杨瀚森4场吃了17次犯规,季前赛三场分别是6次、5次、4次,好消息是犯规次数慢慢减少,坏消息是进入正赛又是新一档的攻防强度。这其中当然有大体型中锋的固有问题(克林根也是犯规狂魔,每36分钟5.1次犯规),但对手和教练不会听这个借口。如何在防守中选对位置、保存体力、在该伸手的时候伸手,是杨瀚森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一回合伸手的时机就非常准确,拉文想摊手都没用。
比卢普斯特地夸赞了杨瀚森第三场的沉退防守,本质还是做自己该做且擅长的事,“既要又要”的拉丝式防守只会害人害己。面对挡拆坚定守禁区,让队友挤掩护才是正道。抛开这些问题,杨瀚森剩下的就都是惊喜。
开拓者在有意让他大量出手三分,杨瀚森的三分姿势和手型也很稳,这一点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持球威力最大化的“中国约基奇”,他不能像克林根那样一头扎进禁区专注内线吃饼,让队友给自己创造机会,想在进攻端尽情施展拳脚,就要先用投射拉出空间。
有了三分,霍福德才会被拉出禁区,才会被杨瀚森的投篮假动作晃飞,杨瀚森才能在一群外线小个子当中高举高打,上篮打进。可以这么说,只有练出稳定的三分,杨瀚森才能在NBA立足,进而兑现自己的进攻天赋。
在投篮之外,杨瀚森的另两处惊喜在于“欺骗”和“简洁”——他的进攻假动作信手拈来,配合投射和冲框威胁,轻易就能骗到对手;他的持球进攻又特意做过减法,经常只运一两步就合球终结,这显然是特意训练的结果,面对NBA反应如电的长臂猿们,高举高打是中锋的最优解。
杨瀚森的掩护也很到位,几场球下来,开拓者后卫和他打挡拆几乎都能从中获益,这一回合他还玩起了戈塔特掩护,球商相当在线。
但这一回合的戈塔特掩护就失效了,杨瀚森在对抗中失去重心,被吹犯规,还是吃了对抗不足的亏。
杨瀚森的传球想象力丰富,喜欢用传球领着队友跑。这种想法当然很有高级感,可目前他和队友的配合还不是很好,传球提前量太大,结果就是队友追不上球,被迫失误,一场球里有两个回合都出现了这种问题。当然,这支开拓者也没有多高的战术素养,整条外线只有霍勒迪一个靠谱的指挥官,杨瀚森和队友还得慢慢磨合。
总的来看,在季前赛的短暂历练中,杨瀚森的优缺点都展现得很全面,他每一场的进步也肉眼可见。从最初不知所措的迷茫,到第二场找回自信和手感,再到第三场面对老对手的进退有余,杨瀚森就像打完了整条新手村任务,初步具备了在NBA正赛打10分钟轮换的资格。
和克林根这种热插拔式的蓝领即战力不同,现在的杨瀚森还打不了太久,他的体能、对抗、终结、语言能力和防守习惯都要慢慢改善。但他的成长目标显然是火龙家族那样的“高级货”,所以他身边的每个人都提到了耐心的重要性,克林根就对他说过“要保持耐心,属于你的机会总会来的。”颇有赤木队长指导后辈的感觉。
平心而论,杨瀚森的NBA之路比前辈和同辈们平坦很多。开拓者正处于重建期,一众外线共用霍勒迪一颗大脑,在火龙家族的样板效应下,对球商和内线指挥塔的需求达到了最高点,而克林根和杨瀚森又高度互补,不形成正面竞争。球队管理层集体拍板培养中国小火龙,必然会给足时间和机会。在如此梦幻的环境下,杨瀚森能沿着陡峭得刚好的曲线稳步成长,实在是他和中国篮球的幸运。
那么,作为球迷,我们也应抱有足够的耐心,共同见证这个养成角色的冒险、历练、成长、进化。最终,在NBA这片篮球大世界里走到最远,赢得更多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