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的朱雨玲,给中国队提了几个问题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07-15 09:20:03

WTT拉斯维加斯女单决赛一开始,1995年出生,中间空窗了五年的前世界第一朱雨玲,面对陈熠,场面并不怎么好看。

技战术上说,朱雨玲的风格还是上一版本,强调相持防御,在现在女子乒乓球已经可以用发力对抗发力的年代,场面很被动。

前两局输下来,朱雨玲有空间的地方其实不太多。一个是发球环节,突然的长球,配合中间位置的短球,让陈熠有些别扭。另一个环节则重要很多:两人对反手的时候,陈熠似乎对自己的相持能力非常自信,不太主动发力,都是加旋转为主。

——这里就给了朱雨玲一些机会。

要知道,目前最先进的女子乒乓球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在反手这条斜线上保持火力。反手相持只要顶住对手,之后马上就是连续全台进攻,即便朱雨玲当年以防守著称,也顶不住。之前朱雨玲最惨烈的一次输给伊藤,就是反手这条斜线被完全贯穿,几乎没什么招架之力。

但是这条线有空间,朱雨玲就有做文章的本钱。

从后边的比赛来说,朱雨玲基本上围绕两点做文章:第一是在发球环节,尽量把陈熠憋住,利用半出台配合长球,以侧旋为主,别住陈熠发力的位置。要知道,个子高的选手,虽然护台面积大,横板天然弱点的中间位置,面积也大些。

陈熠这大体格,发起力来还是很有压迫感的……

那就压住陈熠的反手,不让她有机会正手发力,用变化节奏打

其次,两边形成相持之后,朱雨玲就吃准了陈熠并不发力,就是跟自己靠这一条,把各种办法都用了一遍:从托不转,到加旋转和弧线,到突然收短弧线,再偶尔配合发力一些直线。全场比赛,这个最中间,比赛中最频繁的线路,陈熠没太打出来年轻选手的冲击力和强硬程度。

事后回看来说,陈熠有一些选择:她之前局面中的长球效果其实不错,用长球之后直接反手上手是个改变比赛焦灼局面的方式——朱雨玲比赛后半程的策略基本就是把球打到东一个西一个节奏固定不下来;其次,双方对反手的时候,陈熠给了朱雨玲很多空间,其实反过来也成立,陈熠不讲理的抽几个,也能让对手不能一门心思的准备进攻;最不济,接发球环节陈熠全场基本都是拧起来为主,之后反手连续又缺乏攻击力,这种情况下对手侧旋到中间,自己侧身剁两个长的,让对手拉,都未见的吃亏。

——总结起来,陈熠这场球,一部分大概是因为之前几场的经验,一部分因为自己的风格,或许还有一部分是第一次经历这个规模的比赛的决赛,节奏显得过于平稳保守了。

还是经验差点意思

但是回到朱雨玲,她以30岁的年龄,四年的空窗期,在拉斯维加斯给中国乒乓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第一,私人团队的模式,到底有多大发挥的空间?

朱雨玲在澳门,显然没有在国家队那样的资源。论集中训练,队友强度,训练质量,系统程度,大概在全世界所有项目中,中国国家队都是独一份的存在。

但这不代表这是唯一一条模式。

最近这段时间,相当数量的日本队员都成立了个人团队,范围已经超越了之前印象中的张本家,或者莫雷高德这种协会头号球员。多哈世乒赛日本男单最佳战绩,来自于刚刚成立了私人团队,并且聘请了上田仁作为私人教练的戸上隼輔。

确实,私人团队相比于中国队的模式来说,在训练的强度和系统性上无法匹敌。但是私人团队模式也确实是几乎现在中国队主要对手成功的模式。客观上说,私人团队模式有其独特性。

首先,私人团队针对性极强。从教练,陪练,到体能营养甚至心理,这个小规模的团队是服务于运动员一个人的。每一种大团队的训练模式都有其特点:无论是高强度(中国队),大运动量(韩国队),这种特点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偏差,天然选择适合这种模式的人。

私人团队中,团队是来适应你的——不适应大运动量训练?可以调整;更需要时间恢复身体,保持体能?可以安排。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中国队,但是私人团队可以调整到适应每个人。

其次,现如今,一些私人团队模式的缺陷更容易弥补。传统上说,中国队模式一个看家法宝,就是长时间高强度高计划性的封闭训练。前WTT时代,连续封闭一个月,背靠背封闭训练等等都不稀奇。

但现在,考虑到WTT的存在,它对大赛选拔世界排名的必要性,传统上缺乏训练强度的私人团队模式,可以依靠更频繁的参赛弥补一部分。毕竟,就算中国队,在这个新世界里不得不更频繁的参赛。

朱雨玲在澳门的团队,当然无论如何都无法不可能匹配她之前在国家队的完备程度。但是她复出以来,稳健的从低级别比赛一步一步打起来,现在已经登顶了WTT大满贯级别的赛事。要知道,即便中国队,有WTT以来,也只有陈梦孙颖莎王曼昱做到过。

第二个问题,那些在中国队队内无法冲顶的选手,她们的空间和潜力,是否应该释放?

朱雨玲不是第一个到达中国队主力层之后,离开国家队的选手。但是朱雨玲是第一个,在离开国家队这个系统之后,能摸索出路径,重新回到最高水平比赛的选手。

很直白残忍地说,运动员对于中国队的价值,最终是在她能不能为中国争取奥运会金牌。但是中国队对于运动员的价值,多少要宽泛一些。一个选手或许到不了奥运会登顶的水平,可这不代表她不能通过竞技比赛达到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

无论是为国出战,还是更简单的希望自己能在抵达的最高级别的比赛中表现自己,都有很多超越结果本身的价值——按照朱雨玲目前的情况,这年龄更换协会的她,在目前规则下很可能职业生涯结束都无法再出战世锦赛和奥运会(澳门甚至都不在奥委会里),但是她还是来了,结果还很不错。

朱雨玲之前,对于很多很多高水平中国运动员来说,中国队,她背后的体系,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朱雨玲之后,即便所有人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如果仍然心向赛场,就还有路走——会有困难,但并非无法克服。

拉斯维加斯大满贯赛事结束了,但是问题才刚刚被提出,它们的回响,可能比一次比赛深远得多。

上一篇: 球队经理回应:樊振东薪水绝非意思意思 但我们给不起沙特土豪的天价

下一篇: 陈熠丢冠后主动找王曼昱复盘,两人举止亲密,宛如亲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