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又出新规,引发总决赛排名大变化,王楚钦重回即时第一、孙颖莎第三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07-24 12:20:03

WTT又出新规了。

王楚钦即时排名第一,孙颖莎只位列第三。

这是怎么回事?

WTT新规发布于7月21日,是单独针对2025年WTT年终香港总决赛的。

看下面引用部分说明。

作为赛季收官之战,参赛资格由WTT总决赛积分榜决定。单打方面,男女单打各16席,将由积分榜排名前16的球员获得。混双则是积分榜前7的组合,外加一对东道主外卡组合,共8对组合出战。选手们只能通过WTT系列赛积累积分,单打取4站大满贯、4站冠军赛及6站挑战赛最佳成绩,挑战赛不足支线赛成绩可替补;混双综合大满贯与6站最佳挑战赛成绩 ,若有资格却未出战,该站积分计零。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WTT2025年香港总决赛将不再使用传统的世界排名,而是单独使用WTT赛事积分,具体算法看引用部分红色字体。

注意,纯粹的WTT赛事积分,不包括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也不包括各洲际比赛等积分。

这么一来,自然引发了排名大变化。

先来看男子。

王楚钦因为2025年度WTT赛事优异表现,以3700积分时排名来到了第一。

积分组成部分为:

WTT 美国大满贯男单冠军2000分、重庆冠军赛冠军1000分新加坡大满贯四强

700分。

林诗栋3400分,排名第2。张本智和3200分,排名第3,费利克斯·勒布伦

梁靖崑组成第一集团。

女子变化更大。

蒯曼以330分暂列即时排名第一,朱雨玲以3315分排名第二、孙颖莎3175分排名第三。

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曼昱,排名仅为16。

不过现在2025年全年赛事还没有结束,11月17 - 22日的WTT球星挑战赛马斯喀特站是最后积分赛,届时参赛名单才会尘埃落定。

WTT想干嘛?为什么要这样搞?

尤其是为什么要将三大赛剥离出去?

以下引用有关媒体报道:

许多专业人士对WTT积分规则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特别是将三大赛成绩排除在外的计算方式,使得一些重要国际赛事的成绩无法体现在最终排名中,导致顶尖选手的排名出现明显波动。WTT官方对此解释称,这一积分体系旨在鼓励选手积极参与全年各项赛事,而非仅专注于重大比赛。

WTT官方一句话:这一积分体系旨在鼓励选手积极参与全年各项赛事,而非仅专注于重大比赛。

说的真的漂亮极了!

WTT其实只有一个目的,WTT以超高的赛事奖金来吸引高手参赛,从而将WTT赛事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商业赛王国。

7月21日下午,WTT宣布2025香港总决赛将于12月10 - 14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激情上演,总奖金高达130万美元!

见引用部分,2025年总决赛奖金高达130万美元。

虽然距离网球相去甚远,但在乒乓球赛事中,这奖金的确够高了。

职业球员比赛奖金是很重要的收入部分,WTT想:我不信你不想来!

但想打总决赛,就得老老实实地参加我的一系列商业赛并遵从我的规则。

这样的规则,也是WTT一贯的强势风格。

那么:WTT这个思路有问题吗?

站在WTT的角度,似乎没有问题。

你平时都不参加我的WTT赛事,想参加总决赛?没门。

其实,就这么简单的事儿。我不管你到底是不是高手,你不参加我赛事你就靠边站。

三大赛积分相对也很高,怎么办?

简单,去掉就行了!

然后——就去掉了。

那么,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肯定是有的,而且问题也不小。

如此一来,WTT实际上是完全脱离了国际乒联积分体系的。世界排名体系应该是最权威的(其中包括WTT积分),但是却没有单独的总决赛,这岂不是不合理,或者说一个笑话?既然WTT总决赛积分不包括三大赛积分,那么世界排名是不是也不应该包括WTT积分?

有一些高手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参加WTT赛事,也因此失去总决赛资格。

关键的关键:WTT自推行以来已饱受热议,其中有争议的部分非常多。主要集中体现在强制参赛、罚款,赛事密集,积分过高,奖金发放与兑现环节也有一些问题,财务收支不透明等等。

WTT的强制参赛与罚款制已致使强如樊振东和、马龙和陈梦等超级明星退出了世界排名。刘国梁主动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作为WTT核心高层从而专心经营与推广WTT赛事。从年终赛积分更改计分体系来看,当然和刘国梁的理念是有重大关系的,也完全体现了他一贯的强势、果敢、坚决的领导作风。

WTT一心想打造独立商业赛事王国。

刘国梁后半生的事业核心应该就在WTT,他一定会全力推动,并且当然他会以他的个性与理念来推动。

(本文完)

上一篇: 球队经理回应:樊振东薪水绝非意思意思 但我们给不起沙特土豪的天价

下一篇: 2025冠中冠赛晋级资格:赵心童和雷佩凡已获门票,马奎尔新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