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谈丨都是边打球边投资,为啥樊振东走的路更像梅西而不是詹姆斯
撰文丨霍森
编辑丨冯小
天生低调的樊振东不喜欢上热搜,可偏偏,他的一举一动总是能让他热搜、热搜、再热搜。
他最近一次登上热搜大概是前两天,也就是北京时间8月6日的时候,美国乒乓球大联盟(MLTT)忽然官方宣布,樊振东将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加入该联赛。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毕竟在巴黎奥运会之后,樊振东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不少乒迷的心,从淡出国家队,到退出国际排名积分,再到加盟德甲,他的每一个选择,总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包括这一次。
这个新闻,真正的关注点其实并不在于樊振东要投资美国乒乓球联赛,毕竟有钱人投资点啥都是很正常的行为——尤其体育圈内的人因为熟门熟路,就近投资体育圈那更是司空见惯,比如乔丹投资黄蜂队、詹姆斯投资利物浦和波士顿红袜队、C罗投资巴拉杜利德、内马尔投资桑托斯……
甚至投资美国乒乓球大联盟这事,吉诺比利做了,奥恰洛夫做了,甚至连林昀儒都做了……现在再多个樊振东,又有什么奇怪的?
所以其实,这个新闻真正的关注点在于——“战略投资者”。
1、什么是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并不是简单的只考虑收益和分红的投资人,而是与投资方业务联系极为紧密、长期稳定持股且参与战略管理的投资人。
这也就使得樊振东此次的投资行为,与此前我们列举的诸多运动员投资体育圈的行为区分了开来,而与之相似的投资行为,在体育圈里比较著名的案例,我们给大家列两个——贝克汉姆加盟洛杉矶银河,以及梅西加盟迈阿密国际。
都是行业领域里最具知名度的超级巨星,都是前往美国进行行业边缘市场的商业化开拓,都是参与商业开发和战略决策。
古早时期的贝克汉姆,从皇马加盟洛杉矶银河,不仅手握俱乐部股份,还深度参与球队商业开发,建立足球培训学校,以个人品牌带动球队品牌,回报是球队的收入分成,算是这种体育巨星“战略投资者”模式的早期雏形。
到了梅西加盟迈阿密时,商业开发这一块就变得更为成熟化——为了吸引梅西的加盟,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和主赞助商苹果公司承诺给予梅西收益分成,迈阿密国际的老板贝克汉姆也给予了梅西一定股份等权益。然后,通过梅西的巨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球迷关注联赛,招揽赞助商,从而做大联赛的商业蛋糕,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当然,梅西的加盟,同时也还有技术扶贫的意思——这点来说,和樊振东此次投资MLTT就更像了。
很显然,樊振东并不是简单的投资,也不是来美国打个球。
从竞技角度上来说,他的丰富比赛经验和精湛技术,将会对MLTT 赛事的竞技水平和战术风格产生积极影响,助力美国乒乓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他的加盟将会为MLTT带来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关注度,吸引更多赞助商和转播商的目光,推动 MLTT 商业价值的提升。
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他还能通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美国民众关注和参与乒乓球运动,拓展乒乓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提升乒乓球在美国体育市场的地位。
这,就是战略投资者与普通投资人的不同之处。
2、美国,乒乓球的荒漠?
说到这里,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樊振东要投资美国这样一个乒乓球荒漠呢?
那么首先,我们就来谈一谈美国是不是乒乓球荒漠。
乒乓球在国际体育的版图上,似乎一直被视为“小众运动”,更别说美国,大家都知道,篮球、橄榄球、棒球和冰球,四大体育联盟极为强势,美国的乒乓球水平甚至还比不上他们的足球,说是荒漠似乎也没错?
然而事实上,根据美国体育媒体自己统计的数据,美国其实拥有近两千万名乒乓球爱好者,群众基础其实相当不错。而且,美国乒乓球公开赛从 1934 年开办,历史悠久,拥趸也不少。
只是,由于缺乏成熟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职业联赛,美国乒乓球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本土选手缺少高水平赛事的历练,难以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这也导致乒乓球在美国主流体育文化中难以占据一席之地,大众对其关注度和参与热情未能得到充分激发和引导。尽管爱好者众多,但大多处于零散、自发的娱乐状态,尚未形成有组织、规模化的市场效应。
不过,美国乒乓球近年来也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2023年,美国职业乒乓球大联盟(MLTT)在新泽西普林斯顿成立,为美国乒乓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该联赛已拥有亚特兰大、芝加哥、旧金山湾区等十座城市的队伍,赛制以团队积分为核心,融合单打、双打与 “黄金赛”,营造出接近职业联赛常见的主客场体验氛围。
创立两年之后,MLTT目前的生存状态颇佳,球迷观赛人数增长超过 500%,现场观众人数和在线观看人数均大幅提升,甚至还吸引到了超过30位世界级球手的加盟,甚至还吸引到了一笔550万美元的超额认购融资,尽管算不上多,但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这也促使他们做出决定——从2025-26赛季起,常规赛将拓展到十五周,全国十个赛区轮番办赛,这不仅增加了赛事的时长和丰富度,也为各地球迷提供了更多观赛机会。
再加上,他们今年还成功拿下 CBS Sports 电视转播合同——我们都知道,在当前这个多媒体时代,一项商业体育赛事能否拿到电视转播合同,基本就是生与死的巨大差别。
而在MLTT的影响下,美国乒乓球赛事项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美国再次举办了停办已久的ITTF泛美杯,以及,大家都知道的,WTT美国大满贯也顺利落地LV——这些都彰显了乒乓球运动在美国本土的热度正在逐步提升。
所以,美国是不是乒乓球荒漠?过去也许是,但现在至少已经能看到一片片充满生机的小绿洲。
3、乒乓球商业化为何紧盯美国市场?
那么,为什么乒乓球的商业化会如此重视美国市场呢?
事实上,并不仅仅是乒乓球一家,哪怕尊贵如足球,也在一直想方设法地去开拓美国市场,毕竟,在全球体育商业格局中,美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商业体育消费的 “巨擘”。
因为,美国体育市场规模庞大,拥有成熟的商业运作体系、海量的赞助商资源以及热情且消费能力强的体育观众群体。
这也导致了,众多国际体育赛事和联盟都渴望在美国市场分得一杯羹,因为一旦能在美国成功立足并获得认可,就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打开了广阔的商业空间,能极大提升赛事或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以今年的 WTT 美国大满贯赛事为例,尽管主办方在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状况百出,诸如场馆漏水、设施条件差、赛事管理混乱等问题饱受诟病,但即便如此,赛事依然吸引了众多顶尖选手参赛,并且在商业合作、媒体转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充分彰显了美国体育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也表明了乒乓球界对于开拓美国市场的坚定决心。美国市场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对于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化商业发展至关重要,是提升乒乓球商业价值、实现全球普及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体育市场的成功经验,对于该项目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具备很强的借鉴意义。美国的职业体育联盟,如大家所熟知的NBA、NFL等,通过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打造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体育品牌,实现了赛事运营、媒体转播、赞助商合作、周边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乒乓球运动若能在美国市场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建立起完善的商业体系,将有助于提升自身在全球体育产业中的地位,实现从传统体育项目向具有强大商业活力的现代体育产业的转变。
此外,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体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语言,其传播和发展对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乒乓球作为一项在中国等国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若能在美国实现商业化突破,也将有助于推动乒乓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增进不同国家人民对乒乓球运动的了解和喜爱,进一步提升乒乓球运动的国际影响力。
4、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樊振东此次投资 MLTT,绝不是什么灵机一动,更不是什么一时冲动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从他过往的经历中,便能看出他对乒乓球商业化发展的持续思考和积极探索。
如果是记忆力不错的乒迷,应该会记得不久前樊振东曾前往皇马参观交流,然而作为一名皇马球迷,他最渴望见到的并非球技出众的姆巴佩,而是皇马俱乐部主席佩雷斯——这一细节,现在回头复盘再看,足以清晰地表明,樊振东关注的焦点,显然是在如何学习体育项目商业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而在巴奥之后的蛰伏期,樊振东“不务正业”地参与跨界解说以及参与MLB相关活动时,就曾多次强调对其他项目规则的浓厚兴趣。规则,作为影响赛事观赏性、竞技性以及商业价值的关键因素,是项目管理者必须深入考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樊振东对规则的关注,体现了他站在更高视角,对乒乓球赛事体系优化的深刻思考。
巴奥后,樊振东一系列的跨界交流活动,都在为他如今的投资行动做铺垫。他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逐步构建起对体育商业的认知体系,明确了自己在推动乒乓球商业化进程中的方向和目标。
此次投资MLTT,正是他将所学所思付诸实践的重要一步,他期望借助MLTT这一平台,探索出一条适合乒乓球的全新商业化发展道路。
更别说,作为乒乓球项目里,现役唯一的超一流全满贯选手,在赛事成绩之外,樊振东还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商业价值,比如其一贯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和粘性颇佳的粉丝群体。因此,他的投资行为,必将为MLTT带来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关注度,吸引更多赞助商、转播商以及球迷的目光,为联赛的商业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樊振东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对乒乓球运动的深刻理解,也将使他在MLTT的发展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联赛的赛制优化、赛事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5、这一投资行为的深远意义
樊振东此次的投资行为,在竞技方面、商业方面、甚至是对于乒乓球项目整体发展方面的收益,咱们在前文都已经盘点过了,现在来说点更高角度的收益。
首先,是对乒乓球运动员而言,是一个职业发展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运动员+投资并行的模式主要出现在篮球、足球等高度职业化的超级巨星身上,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老詹、老贝、梅西,但现在樊振东的入局,足以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其实也能够凭借自身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积极参与体育产业投资,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实现从单纯的运动员向具备商业思维和产业布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实现自身价值的多元化发展。
过去,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职业发展的路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赛事竞技领域。而樊振东的这一举措,将会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除了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保障之外,还能够在体育产业中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是对中美国际关系的大环境而言,是一个非常巧妙的缓冲包。
大家都知道,在建国后,中美关系一度处于冰封状态,直到后来,靠着乒乓球的“小球转动大球”,最终巧妙地实现了中美关系在外交上的破冰。
而现在,中美关系再次走到了一个混沌的历史十字路口,两个超级大国,在经过了数年的冷对抗之后,也在进一步审视彼此之间的未来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曾经作为“中美关系解封大使”的乒乓球运动,现在又被摆上台面,其中潜藏的意味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樊振东投资MLTT,或可再次激活乒乓球在促进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通过MLTT赛事,更多美国民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乒乓球运动,感受中国乒乓球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樊振东也可借助这一平台,将中国先进的乒乓球训练理念、技术和经验引入美国,促进两国在乒乓球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搭建新的桥梁,助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6、未来:风险与期待
都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这世界本来就没有百分之一百必赚的投资,而樊振东的此次投资,同样也是收益与风险并存。
其中最大的风险,自然在于未来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体育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难免受到两国关系大环境的影响,若未来中美关系出现波动,可能对MLTT的商业合作、赛事推广以及樊振东在联赛中的投资运营、甚至是樊振东的个人形象,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比如,赞助商可能因政治因素减少投入,赛事转播合作受阻,赛场外有目的的政治谣言等等……这些有可能会影响到樊振东与MLTT的合作与发展前景。
毕竟,在国际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中,不乏因国际关系问题而导致赛事受到冲击的案例。远的有美国和苏联互相抵制奥运会,近的有俄罗斯被排斥出奥林匹克大家庭……
因此,MLTT作为一项在美国本土举办的职业联赛,若中美关系出现不稳定因素,可能会面临赞助商撤资、转播商中断合作等风险,这将对联赛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巨大挑战。
另外,从长远来看,一旦MLTT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并发展壮大,可能会吸引全球更多优秀乒乓球人才和资源流向美国。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全球乒乓球人才格局,对中国乒乓球的人才优势和在国际乒坛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
此外,MLTT 若形成成熟且具有竞争力的商业运营模式,也可能会在赞助商、转播权等商业资源方面与中国国内乒乓球赛事产生竞争,导致全球乒乓球赛事的商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对中国乒乓球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说了这么多,但不得不说的是,尽管樊振东投资 MLTT 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但这一具有开创性的举动无疑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毕竟大家现在也看到了,WTT、德甲、中国乒超和日本T联赛,目前似乎都不是“乒乓球商业化”这个问卷的最优解,各自都存在一定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让我们更为期待樊振东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智慧,在MLTT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去推动联赛不断完善和壮大,真正实现乒乓球在美国主流体育市场的破局,从而为乒乓球商业化的发展,打开一条全新的道路。
同时,也希望樊振东能够在促进中美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让乒乓球再次成为连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总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樊振东的这一行动,都将在中国乒乓球发展历程以及全球体育商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