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十年,石宇奇终于说出这句话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09-01 20:05:07

随着昆拉武特的长球出界,激动的石宇奇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球拍,他双手捂脸,跪倒在地,将额头紧紧地抵在地胶上,任热泪流淌。

等了十年,他终于说出这句话——“石宇奇是世锦赛冠军!”这也是国羽男单时隔10年再问鼎世锦赛。

此情此景,场外的著名羽毛球解说克拉克也不由得轻叹一声:“小伙子真不容易,这个冠军绝对是他的救赎。”

从南通体校的训练馆到世界羽坛的最高领奖台,谁能想到,这条路,石宇奇竟走了近24年。

2001年4月1日,五岁的石宇奇被父亲带到了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看着场上来回飞舞的羽毛球,他兴奋地脱口而出:“这真好玩啊,我就要学这个。”

从此,便开启了他和羽毛球之间的不解之缘。

启蒙教练姚一平后来回忆道:“我执教了快30年,石宇奇是唯一一个在练习不久之后,手指上就有了很多老茧的选手。这说明他在努力尝试用手指精细控球,而且每个指头都用了力,球路自然细腻。”

这种与生俱来的球感,加上刻苦的训练,让石宇奇迅速脱颖而出。2014年,他在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单金牌,同年在南京青奥会羽毛球男单比赛中也获得了冠军。

仅两年后,他的世界羽联男单排名便闯入前十,从青年赛巅峰到成年赛顶尖,用时不到24个月,成长速度远超同期选手。

这样的天赋,放在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是毫无疑问的天骄,但是……石宇奇偏偏赶上了羽毛球的“诸神黄昏”,赶上了林丹谌龙的逐渐淡出。

他很优秀,但他能比林丹和谌龙做得更好吗?

无数审视的目光落在这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期待,也逐渐变成了沉重的压力,令人喘不过气。

2018年,22岁的石宇奇迎来爆发期。

3月全英赛,他一路击败诸多名将,并在决赛里挑落林丹,成功夺冠。赛后采访,他激动得难以自已:“我做到了。”

鲜衣怒马少年时,这座全英奖杯,不仅是石宇奇的 “成人礼”,更像是国羽男单的 “接力棒”——林丹和谌龙注定将要谢幕,而石宇奇的崛起,让中国男单看到了新的希望。

果然,在5月的汤杯,石宇奇不负所托,六战六胜,以一份完美的答卷助力中国队第十次问鼎。

尽管在南京世锦赛的决赛里,他不敌神功大成的桃田贤斗,但对于一名正处于上升期的年轻球员来说,银牌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赛后采访中,孙俊教练这样评价爱徒:“宇奇是块需要打磨的璞玉,前途光明。今天输给桃田,不代表以后永远输,我相信他两年后会更好。” 

孙教练的话只对了一半——无需两年后,几个月后的年终总决赛,他就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利用更为灵活和针对性的战术,成功复仇桃田贤斗,最终夺冠。

有人惊呼,羽坛三雄鼎立的格局已然到来——桃田贤斗、安赛龙与石宇奇,将成为未来男单赛场的核心竞争者。

2019年苏杯,石宇奇再次打出无解的流畅进攻,在决胜局赢下桃田,力助国羽军团时隔4年重新捧杯——苏杯的三战三胜,再算上去年汤杯的六战全胜,年轻的石宇奇已然成为了中国羽毛球队不可或缺的绝对核心。

苏杯夺冠后仅两个月,石宇奇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印尼超级1000赛,然而意外却突然降临。

在对阵安东森的比赛中,石宇奇不慎崴脚

他脱下球袜后,脚踝处的巨大肿块触目惊心,剧烈疼痛让他无法站立,不得不弃权退赛。

回到北京后,专家确诊伤势为“左脚踝侧副韧带扭伤”,需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这也是他职业生涯又一次遭遇重大伤病考验。

“此前他曾因两次关键伤病影响赛场:省队时期患上‘右手剥脱性骨软骨炎’,通过药物与康复训练缓解;2016年青奥会后因‘右脚踝先天性腓骨长短肌肌腱滑脱’接受首次手术,术后休养数月才重返赛场。”

他拥有超卓的天赋,却没能适配上一副铁打的身躯。

更糟糕的是,彼时正值奥运积分赛的关键时期,伤病让他的奥运积分排名一度掉到第56位。根据奥运会规则,若一个国家奥委会有两名及以上选手排在奥运积分榜单前16位,就能获得最多两个参赛名额——如果石宇奇不能在2020年4月前冲进前16,谌龙将不得不在东京奥运会上孤军奋战。

于是,仅仅两个月后,石宇奇还等不到脚踝完全恢复,就被迫火线复出抢分。

当他好不容易抢到足够分数、确保奥运资格时,东京奥运会却因疫情延期——原本紧绷的资格战变成了漫长的等待,没有比赛的日子里,他赖以生存的速度和爆发力在大伤后本就下滑,长期缺乏实战更是让状态难以维系。

他嘴上看得通透,只说要“感谢每一次遇到困难时都没有放弃的自己”,但心中愈发躁动不安。

2021年东京奥运会,步履蹒跚的石宇奇被如日中天的安赛龙所击败,无缘四强。

回国后,伤情反反复复,为了参加全运会,他生平第一次打了封闭,并艰难赢下全运会金牌。

夺冠后的采访中,他面带笑容,眼中却是带着伤感:“我或许是走不出伤病了,但我要捡起中国男单的重担。”

结果他说到做到,再次化身苏杯战神,燃尽自己,带队先胜韩国,再败日本,尤其是在决赛的关键局中再次斩下日方大将桃田贤斗,帮助国羽第12次捧杯。

赛后记者采访,打趣他每次一到苏杯就化身林丹,石宇奇只是笑笑,他仍未从东京失利的遗憾中走出。

苏杯后,汤杯又接踵而来,密集的赛事、延绵的伤势与巨大的压力,终于压垮了他,半决赛的“退赛事件”,以及赛后的不当言论,让他陷入了舆论漩涡。

最终,国家队对石宇奇禁赛一年,并退回江苏省队以观后效。

国家队的处分,固然是万钧雷霆,但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远离国际赛场的十个月里,石宇奇回到南京体育学院。这次回归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喧嚣,青年时期的朋友早已各奔东西,身边围绕的都是2005年后出生的年轻队员。与上一次因伤病恢复而心急如焚不同,这次他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过往的得失,也思考未来的方向。

2022年底,禁赛期结束,石宇奇回归国家队,此时他的世界排名已暴跌至31位。

但转机也恰在此时出现,同年12月,省队恩师孙俊调任国家队男单组主教练,看到训练中略显颓唐的石宇奇,孙俊教练第一时间找他谈话:“你才26岁,装什么老油条?要么拼,要么走,选一个!”

沉默许久后,石宇奇低声蹦出一句:“那就再拼一次。”

此后半年,石宇奇跟着孙俊调整训练计划,从基础体能恢复到战术细节打磨,逐步找回赛场状态。

2023年,石宇奇迎来强势复苏,先是在全英公开赛闯入决赛获得亚军,又在年终总决赛拿下亚军,世界排名一路回升至第六位。

苏迪曼杯,他再次五战五胜,半决赛对阵日本新星奈良冈功大,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顽强逆转,为中国队最终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2024年,他先后夺得印度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印尼公开赛冠军,并于同年6月首次登顶世界羽联男单排名榜首。

巴黎奥运会,头号种子石宇奇被寄予厚望,但随着奥运临近,对冠军的渴望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4决赛,他遭遇昆拉武特的完全狙击,比赛最终以12比21、10比21告终,石宇奇也就此结束了奥运征程。

“对手没有包袱,发挥出色,几乎没有失误。”孙俊教练在赛后虽然没有点评爱徒的表现,但言外之意已是清晰可见。

“他承受太多”,林丹则是在点评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石宇奇的压力。

一直以来,石宇奇背负了太多的期待和太多的压力,一边是苏杯的不败战神,一边是个人荣誉的每每功亏一篑,也难怪有球迷为之叹息:“他对得起国家队,但对不起自己。”

奥运失利后,石宇奇陷入了职业生涯的最低谷。

中国公开赛,第二轮出局;大师赛,半决赛败北;连续三站巡回赛,早早收场。

此时,“石宇奇离退役不远了”的声音也在网络上蔓延,甚至当最新的世界排名出来,石宇奇仍是位列世界第一时,还引来了诸多嘲讽:“排名与实力不符”、“占着世界第一的位置却拿不出成绩”……

就在外界几乎认定他将要就此沉沦的时候,这块石头终于苏醒了。

2024年末的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他上演“王者归来”,直落两局击败丹麦选手安东森夺冠,亲手为自己的低谷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

“我只是想通了。”石宇奇苦笑道:“日子怎么都是过,我一直都在向前,只是走得比较慢一点。”

人生苦旅,最难得便是“想通了”三个字。

石宇奇就是石宇奇,能够成为苏杯战神,便足以说明他本就能力压群雄,只是强烈的责任感掩盖住了压力带来的自审和自疑。

而一旦他不再自我怀疑,又能做到何种程度?

2025年,石宇奇迎来史诗赛季。

1月,大马公开赛夺冠。

3月,全英公开赛,曾经的起点,他职业生涯第二次捧杯,注定要成为全新的起点。

5月,苏迪曼杯,他再次化身不败战神,五战全胜,帮助中国队第13次捧杯。

7月,他连续夺得日本公开赛和中国公开赛冠军,解锁背靠背超级1000赛夺冠成就,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他状态火热,他不可抵挡,他剑指世锦赛。

1/8决赛,面对小波波夫,石宇奇先失一局,随后扳平,决胜局一度5-11落后6分,但最终顽强逆转。

1/4决赛击败翁泓阳之后,半决赛又被加拿大华裔黑马赖浩俊逼上悬崖,同样是0-1落后,第二局竟是连续挽救两个赛点,惊险逆转。

决赛面对“宿敌”昆拉武特,第一局明明开局出色,却在收官阶段被爆发力出色的对手连续不讲道理的追分逆转。

扳回一局之后,决胜局再次复刻首局剧本,石宇奇先是拉开比分,却在将要胜利时再次被昆拉武特连续追分,比分来到19-18,但这一次,石宇奇顶住了压力,连得两分,带走了胜利。

纵观本次世锦赛,几乎每一场,石宇奇都在最极限地挤压自己的体能与意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这不仅是石宇奇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同时也是自2015年谌龙夺得世锦赛男单冠军后,中国男选手时隔10年再度站上世锦赛男单最高领奖台——此前石宇奇曾在2018年南京世锦赛获得银牌,此次夺冠终于填补了中国男单的金牌空白。
5年前,林丹宣布退役时,石宇奇正处于东京奥运积分赛的伤病恢复期;两年后,他因禁赛与伤病叠加,一度怀疑自己能否冲击巅峰。

5年后,不屈的石头缝里,开出最灿烂的花朵。

很多人经常拿石宇奇与前辈作比较,其实他不是谁的接班人,他只是他自己,他的天赋、他的破碎、他的坚韧,都独一无二。

从少年得志到伤病缠身,从奥运折戟到世锦赛封王,石宇奇的职业生涯仿佛一场漫长的涅槃,一次次被命运击倒,又一次次重新站起。

石宇奇曾这样形容竞技体育:“就像一筐鸡蛋往墙上砸,最后一个没碎的才是冠军。”并苦涩地自称是“一颗反复被砸碎再黏合的鸡蛋壳”,但这一次,鸡蛋没有破碎。

或许,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也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上一篇: 球队经理回应:樊振东薪水绝非意思意思 但我们给不起沙特土豪的天价

下一篇: 乒超联赛:4强全部诞生!林高远带队惊险过关,总决赛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