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偷偷换了新发型,剪了锅铲头,小脑袋圆乎乎的好可爱啊!
好家伙,孙颖莎突然换头了! 就在出发成都的前一天,这位世界冠军顶着一头全新的齐肩短发出现在机场。 粉丝们直接炸锅,这和她以往那个“樱桃小丸子”形象简直判若两人。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她这身白色羽绒服搭配休闲裤的行头,全算下来还不到2000块钱。 一个顶级运动员,穿着这么接地气,还真是头一回见。
要知道,现在随便一个网红的机场街拍,一身行头动辄就是五位数。 孙颖莎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派,反倒成了今天最抢眼的时尚宣言。 她那个被粉丝亲切称为“锅铲头”的新发型,配上圆乎乎的小脑袋,走起路来发梢跟着一晃一晃,整个人显得特别利索。
有眼尖的网友一眼就看出,莎莎这发型简直和她主管教练邱贻可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师徒俩同款短发,默契度直接拉满。 不少粉丝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莎莎这发型以后就别换了吧,太适合了! ”“清爽利落,看着就精神。 ”对比她之前参加WTT美国赛时的齐刘海造型,这次的变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2025年11月26日下午,孙颖莎现身机场准备飞往成都。 她这次是为了参加即将开赛的混合团体世界杯。 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围观和拥堵,她特意选择了VIP通道办理值机。 现场流出的照片里,她独自推着行李箱,步伐轻快,偶尔抬头看看指示牌,像个普通出行的学生。
她当天的穿搭清一色的白。 白色短款羽绒服,白色休闲裤,再配上一双白色运动鞋。 这一身“奶白”造型把她整个人衬得格外清爽。 有熟悉运动品牌的网友粗略估算,她这一身加起来,在专柜的售价大概就在1500到2000元之间。 这个价格对于一位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来说,确实低调得有些出乎意料。
在候机楼里,有工作人员认出了她,想上前合影。 孙颖莎马上停下脚步,笑着点头答应。 拍完照还主动说了声“谢谢”。 另一个小细节是,过安检的时候,她提前就把电脑和证件都拿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在托盘里,整个过程安静又利落。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现场的工作人员感触颇深。
孙颖莎的这种低调,在队里是出了名的。 去年在河北队集训的时候,有年轻队员偷偷告诉记者,吃饭时莎莎从来都是老老实实排队,有时候还会帮着小队员分析技术动作。 国家队的食堂阿姨也说过,莎莎打饭从来不多要,吃多少打多少,碗里从不剩饭。
她的这种“反差萌”远不止这些。 有一次在外地比赛,粉丝送了她一个当地特色的玩偶挂件。 她高兴得不得了,拿在手里摆弄了半天,结果一转身就把自己的双肩包忘在了座位上。 最后还是队友追出来把包还给她,她不好意思地直吐舌头。 这些可爱的小瞬间,总能让粉丝们会心一笑。
也正是因为这些真实不做作的性格,她被网友们起了个外号叫“莎局”。 这个称呼背后,是她超出年龄的沉稳和靠谱。 每次接受采访,她回答问题总是条理清晰,诚恳实在。 赢了球从不张扬,输了球也主动揽责。 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她圈粉无数。
这次在成都举行的混合团体世界杯,孙颖莎是中国队绝对的核心成员。 这种赛制要求每支队伍由男、女球员共同组成,进行混合团体对抗。 孙颖莎在队中不仅要承担单打任务,还可能出战混双比赛。 她的状态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队的最终成绩。
从流出的训练视频来看,孙颖莎最近在苦练发接发环节。 她的主管教练邱贻可一直站在球台对面,不停地给她喂着多球。 一组训练下来,莎莎的刘海都被汗水打成了绺,贴在额头上。 她只是随手用毛巾抹了把脸,就又站回了球台前。
出征前一天晚上,她还在体育馆加练了40分钟。 空荡荡的场馆里,只能听到乒乓球来回撞击球台和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 训练结束后,她一个人坐在场边,低着头仔细地缠着拍柄胶皮。 缠好之后,还用手指一点点地把边缘压实。
机场的送行粉丝里,有人大声喊了句“莎莎加油”。 她听见后,转过身朝着声音的方向轻轻挥了挥手,然后指了指登机口,示意自己该进去了。 这个简单的互动,被粉丝用手机录下来发到了网上。 视频底下最热门的一条评论是:“看她挥手的样子,就像邻居家要出门上学的小妹妹。 ”
这次出征,她的行李箱也成了大家讨论的话题。 一个用了有些年头的黑色行李箱,边角处能看到些许磨损的痕迹。 上面挂着的行李牌,还是去年比赛的纪念品。 有同款行李箱的网友一眼就认出了型号,说这箱子她都用了快三年了。
在VIP候机室里,她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从双肩包里掏出平板电脑,戴上了耳机。 屏幕上是之前比赛的录像剪辑。 她看得特别专注,右手还不自觉地比划着挥拍的动作。 服务人员过来添水的时候,她才猛地回过神来,赶紧摘下耳机道谢。
登机前最后几分钟,她接了个电话。 从她简单的回应里,能听出是教练组在确认行程。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嗯,我已经到了。 ”“放心吧,没问题。 ”“好,成都见。 ”挂掉电话,她就把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顺手塞进了外套口袋。
飞机舷窗外的云层很厚,阳光从缝隙里透出来,照在她的新发型上。 发梢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她调整了一下座椅角度,闭上眼睛休息。 空乘人员经过时,特意放轻了脚步。 整个机舱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引擎平稳的轰鸣声。
两个小时的航程,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浅睡。 餐食送来的时候,她醒来安静地吃完,把餐盒整理好交还给乘务员。 中间去洗手间的时候,有个小女孩一直盯着她的头发看。 莎莎注意到她的目光,朝小女孩悄悄眨了下眼睛。
飞机落地成都,舱门一打开,一股湿冷的空气就涌了进来。 孙颖莎把羽绒服的拉链一直拉到了下巴。 打开手机,一连串的未读消息弹了出来。 她一边低头看着手机,一边跟着人流往外走。 接机口已经有不少人在等候,其中就有赛事组委会派来的工作人员。
她跟着工作人员走向停车场,路上简单沟通了接下来的安排。 今天下午没有训练任务,主要是办理入住和适应场地。 上车之前,她抬头望了望成都灰蒙蒙的天空。 一阵风吹过,把她新剪的短发吹得有些乱。 她伸手理了理,弯腰坐进了车里。
从机场到运动员村大概要四十分钟车程。 车子启动后,她给家人发了条报平安的语音消息:“已经到了,一切都好。 ”发完消息,她就把额头靠在冰凉的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街景。 成都的街道两旁,已经能看到不少关于这次比赛的宣传海报。 其中一张巨大的海报上,正好印着她挥拍击球的画面。
新发型在成都略显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比在北京时更蓬松了一些。 到达驻地酒店时,前台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了她,递房卡的时候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她的头发。 莎莎倒是没什么反应,接过房卡道了谢,就直接朝着电梯间走去。
她的房间在十二楼,窗户正对着训练馆。 放下行李,她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了看外面的场地。 楼下的训练馆门口,已经有几个队友在活动身体了。 她打开行李箱,先把球拍拿出来放在桌上,然后才开始整理衣物。
洗漱用品摆好之后,她从箱底拿出一个有点旧的小熊玩偶,端正地放在了床头柜上。 那是她刚进国家队时,妈妈送给她的。 这些年无论去哪比赛,她都会带着这个小玩偶。 摆好玩偶,她站在房间中央,做了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
下午四点半,队医准时来房间给她做放松按摩。 她趴在床上,队医一边帮她放松肩颈肌肉,一边和她聊着新发型。 “剪短了挺好的,洗起来方便。 ”莎莎的声音闷在枕头里,“训练完出汗,长发太麻烦了。 ”队医笑了笑,手下稍微加了点力道。
五点钟,她换好运动服,准备去训练馆做适应性练习。 电梯从十二楼缓缓下降,金属门映出她利落的短发轮廓。 她对着反光的电梯门整理了一下衣领,然后深吸了一口气。 电梯门打开,外面就是通往训练馆的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