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出天际的“苏超”最大谜:是谁想出来的

犀牛赛事 网络 2025-05-28 22:25:02

“比赛第一,友谊第十五。”

“我从来不关心足球,这次特别关注。”

“我都不是球迷,我就是为了争口气。”

“足球与造梗齐飞,地域共文化一色。”

……

这几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被球迷们亲切地称为“苏超”,热门球赛一票难求。

跟着火爆的是,全网都在问一个问题:“苏超”是谁想出来的?


时间回到2024年的一场足球比赛。

据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4日15时,第一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第二回合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省长许昆林出席并颁奖。

第一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由省体育局主办,南京市体育局、苏州市体育局、省足球运动协会及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南京、苏州两市之间的足球竞技交流,强化南京、苏州作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健全全省足球竞赛体系,营造浓厚足球文化氛围,推动全省足球运动加快发展。

在现场3万余名观众的见证下,苏州市代表队以1:0战胜了南京市代表队,并以两回合总比分1:0获得冠军。许昆林为冠军队颁发奖杯和奖牌。副省长夏心旻为亚军队颁发奖牌。

今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应运而生。

据《新华日报》报道,5月10日下午,以“城市荣耀,绿茵争锋”为主题口号的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幕式在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举办。省长许昆林出席。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由省体育局与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各设区市体育局、省足协和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承办,全省13个设区市分别组建1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共有516人获得参赛资格,球员年龄最大40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24.09岁,多元的队伍力量彰显江苏足球运动的广泛参与性和蓬勃活力。

副省长陈忠伟为揭幕战开球。

这两场比赛,省长许昆林都亲自出席,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尤其今年的联赛,仅仅开赛两轮,场均观赛人数近万人,上座率甚至赶上了全国性的职业联赛;而在网络上,联赛还成了“造梗大赛”,不仅吊足了球迷的胃口,更是戳中了城与城之间的痛点与燃点。比如淮安与镇江的“龙虾与醋税大战”,比如盐城与泰州的“高铁主场优势”,比如宿迁与徐州跨越千年的楚汉争霸……在《凭什么,“苏超”这次火爆全国?》一文网友评论里,全是江苏人自己梗自己。浓浓的文化与历史感被巧妙地融进了城市之间的足球比赛之中,足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体育项目,更是一个城市互动的载体与传播媒介。

网友们还将这次联赛比喻为“苏超”。这个比赛融合了职业球员与业余爱好者,打破了职业联赛门槛,呈现出“群众体育+城市形象”的双重定位,也使得观众既是比赛参与者又是内容生产者,而群体性的“二创”,则成就了持续不断的“流量爆款”。

更重要的是,“苏超”比赛可以说场场都是“德比”战。江苏的城市发展以及足球氛围与底蕴,还有文化、经济的强劲支撑,接住了足球“德比”的全部元素与需求。同时,城市之间“你争我赶”的干事创业劲头,也被内化并具象到一场场足球赛中,成为网友们源源不断的“梗”的素材库。

“新华日报”微信公众号部分网友评论截图。

“苏超”背后的“造梗大赛”表面上是全省各地球迷们之间的“玩梗”与调侃,但实际上却是江苏13座城市之间的一种相互展示与营销,在这种“有对比,也有伤害”的欢乐氛围中,反而强化了江苏这个经济、文化、体育大省的共识,网友造梗的同时,也从侧面呈现出江苏各城市的旺盛活力与竞争力。

“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被外省人甚至自己人调侃的“散装”背后,其实是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且文化多样的地方,“苏超”的走红不仅是足球现象,更是江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它通过体育竞技这一“最大公约数”,将经济实力、文化差异转化为情感共鸣,并通过幽默和“梗”文化,向这项业余赛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对阵日程出炉!收藏这张表,精彩不错过

编辑:吴冠文

上一篇: 足坛一夜动态:巴萨输球皇马获胜!阿森纳晋级欧冠 米兰无缘欧战

下一篇: 友谊赛:全场机会寥寥 曼联26人登场0-1东盟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