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保卫战成功!切尔西用半场告诉全世界该怎么打大巴黎
首先恭喜切尔西!终于替地球人灭掉了宇宙队巴黎了!
一个上半场就几乎已经宣告了比赛提前结束的比分。
遥想在几个月之前,巴黎欧冠冠军这条路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多纳鲁马的神级开挂。
然后,风水轮流转,这场比赛帕尔默虽然两射一传成为球队的英雄。
但是这个胜利背后还有一人我觉得是不得不提的——罗伯特桑切斯。
不仅赛后贡献了全场最高的6次成功扑救,更有神级的出击成功1(1),那一次拦截价值千金。
马雷斯卡这场比赛的安排其实赌的成分很大,这个赌,放弃的是在常规英超比赛里自己从后场开始建立的Build up,把球权彻底交给巴黎。
从开局10分钟冒险抢开局无果之后,全队立刻回到蹲坑状态。
在排兵布阵上面用詹姆斯+古斯托锁死右路,左路把库库雷利亚下沉,恩佐和内托回撤,总体站位更偏向于一个变型的3-5-2 。
这种站位和国际米兰此前的3-5-2又略有不同,因为切尔西的首发是以4后卫2边锋开局的,所以天然在边路的防守上面是有足够的人员回追覆盖,而把恩佐的位置后移之后,切尔西几个黑又硬(凯塞多、古斯托、詹姆斯)的横向覆盖还能配合恩佐把中路和肋部的空间给锁死。
而巴黎这方面很显然是没有预料到的,并且像巴黎这样打地面传切快速推进的球队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痛点——破大巴的问题。(红军同样是)
这种球队,瓜迪奥拉给的解法是把进攻节奏降低,用70-80分钟消耗对方体能,最后用10-20分钟,通过拉扯出空间,横向和纵向的对方防线跑动不同步,来在禁区弧顶制造杀机。
而对于切尔西这边,并不是完全的死守,更重要的是反击——利用转换来打败转换。
转换的核心进攻点,在开场10分钟猛攻右侧及右侧肋部之后,果断把目标放在了左侧肋部,也就是维蒂尼亚和门德斯之间的空间。
而上图的巴黎控球位置就说明了问题。
恩里克的巴黎很喜欢干的一点就是把后腰往前推,三中场站位靠近,伪九回撤,实现一个中路过载,把边路的空间拉扯出来。
等待边路空间拉扯出来之后交给边锋和后插上的边后卫打出快速的插上推进效果。
维蒂尼亚单后腰也会前提尝试控制比赛节奏,梳理进攻,因为身边有内维斯和法比安的存在,所以在进攻三区丢失球权之后会立即反抢,在巴黎控球率高的比赛里这种站位非常常见。
而又因为阿什拉夫的插上幅度高,所以巴黎很常见的就是把马尔基奥尼斯往边路拉,弥补右侧防线和前场之间的空间。
而左侧的门德斯则拉在靠前的三中卫的左边中卫的位置,不过实际站位上会更激进。
再加上冲到前面的维蒂尼亚单后腰,事实上巴黎也怕转换,只不过巴黎的前场反抢效率,掩盖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好又被切尔西和马雷斯卡打出来了。
也就是我之前图片里的这个空间:
除了开局内托→恩佐→佩德罗脚后跟一磕→帕尔默的那个抢开局的射门之外,切尔西的3个进球全都是在右侧打进的,痛击了巴黎左侧的转换跟不上的点。
而哪怕在抢开局的那记射门,实际上在射门的时候,巴黎的三中场防线也是站位非常严谨的——至少在落位上不留太多进攻空间。
而切尔西这场比赛后场的抢断质量,以及门将的神级发挥,确保了他们有足够的抓转换的机会。
然后桑切斯就奉献了这一个超级进攻机会:
而另外一方面,若昂佩德罗即插即用,切尔西中锋的老大难问题解决的同时。
马雷斯卡也不脑抽了,重新把帕尔默放到右侧肋部,把他的位置往前推,回到了熟悉的位置上,帕尔默也用2射1传的神级表现来回报了这次用人。
这个射门,身体没有完全展开,所以我们看到的球速不快,但是这个脚内侧的射门在精准度上把控非常细致,角度也很刁钻。
只不过,此前请神请多了多纳鲁马,要是放在过去欧冠决赛上面,这球无论如何也是能扑到的。
估计是欧冠开挂太多,请神欠费停机了。
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切尔西带着30%的控球率,1.09的预期进球,拿下了3球大胜。
马雷斯卡也为25-26赛季的众多教练提供了一套怎么打巴黎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