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之争升级!江苏文旅强硬回应中国足协:苏超是文旅活动,无需足协审批
江苏省文旅部门与中国足协就苏超联赛管辖权问题产生的争议,折射出行政权力边界划分的现实矛盾。8月25日,中国足协出台《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所有民间足球赛事需提前30天报备审批并定期提交数据。这一规定引发业界对行政管理过度介入民间体育活动的质疑。
作为应对,苏超联赛主办方明确表示该赛事属于江苏省体育局与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城市文化消费季"项目,强调其文旅属性而非专业竞技性质。赛事参与者均为业余足球爱好者,活动定位明确区别于职业足球赛事体系。江苏省文旅部门对此持强硬立场,指出该项赛事本质是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应受专业体育管理机构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足协在收到相关文件后,将管辖权明确指向文旅部门。赛事主办方随后将名称变更为"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进一步强化其文旅活动属性。这一系列举措获得社会舆论广泛支持,反映出公众对行政权力过度干预民间体育活动的普遍反感。
该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行政管理边界的界定。民间足球作为群众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其管理权限是否应当完全纳入专业体育管理机构范畴,值得深入探讨。当前争议不仅涉及具体赛事的管辖权问题,更反映出我国体育管理体系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分类管理方面亟待完善的制度设计。如何在保障赛事规范性的同时,避免过度行政干预对群众体育活力造成抑制,成为需要平衡的重要课题。
江苏文旅通过创新举措将足球赛事转化为经济驱动力,其成功经验值得关注。该部门推出的"苏超城市旅游专线"有效串联省内13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同时推出的"球迷专属礼包"在单轮赛事期间就创造了2000万元的消费拉动。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赛事直播+云游"的创新模式,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获得了超过5亿次的播放量。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依靠行政指令,而是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的。
相比之下,某些管理机构仍固守传统的管控思维,强调"必须按我的规矩来"的管理模式。这种僵化的管理方式不仅难以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求,更可能扼杀民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业余足球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自发性与自由度,过度行政干预可能导致这项运动失去活力。相关管理机构应当将工作重心转向职业联赛的规范化建设,而非过度介入民间赛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更深层次的治理理念差异。江苏文旅的实践表明,适当放宽对民间活动的限制往往能带来积极效果。某些部门需要认识到,并非所有事务都需要纳入行政管理的范畴。过度干预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抑制社会创新活力。相关机构应当重新审视自身职能边界,避免因管理过度而导致负面效应,这种反思对于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