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山东足球:缺的不只是成绩,更是像董罡、韩公政式的掌舵人
在中足联的架构里,山东泰山虽贵为理事单位,但其话语权却呈现出逐渐式微的态势,这一现象在联赛的诸多环节中都有显著体现,尤其是在裁判判罚相关事务上,泰山队的影响力近乎微乎其微。
王大雷被撞倒在地
山东泰山俱乐部董事长吴志东,这位有着裁判背景的管理者,在中足联的舞台上似乎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他在各种争议判罚事件中的“隐身”状态,与其他俱乐部高层在理事会中积极争取权益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面对一系列针对泰山队的争议判罚,吴志东未能有力地为球队发声,给外界留下一种在其中和稀泥的印象,也让泰山队在中足联内部的地位愈发尴尬。
基本“隐身”的泰山董事长
本赛季,山东泰山遭遇裁判问题的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从关键场次的点球漏判,到球员正常拼抢动作被过度判罚,再到VAR使用的不公正,泰山队仿佛成为了裁判的重点“照顾对象”。在一场与争冠对手的关键对决中,泰山队球员在禁区内被明显拉拽,裁判却视而不见,未判罚点球;而在另一场比赛里,泰山队球员一次普通的铲球动作,却被出示黄牌警告,这种判罚尺度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球队的比赛心态和成绩。
在不久前进行的申花与泰山的3 - 3平局比赛中,申花球员汪海健角球破门,但慢镜头显示申花后卫李可在禁区内对泰山队门将王大雷实施了推搡干扰动作,王大雷本已做好扑救准备,却因身体被冲撞失去平衡,眼睁睁看着皮球入网。面对泰山队球员的激烈抗议,裁判却坚持原判,认定进球有效。此外,泰山球员投诉申花马纳法防守手球,VAR介入后主裁判买买提江仍旧判定无犯规,比赛继续,泰山队对此极为不满。这一系列争议判罚,泰山队却难以在中足联内部得到公平的处理结果,凸显了其话语权的缺失。
买买提江的判罚很耐人寻味
山东足球若想摆脱如今被裁判集体针对的困境,实现翻身,或许需要董罡、韩公政式人物的回归。董罡在执掌鲁能泰山期间,凭借着强硬的管理手段和出色的沟通能力,让球队在联赛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面对不公平待遇时,他敢于为球队出头,维护球队的利益。韩公政同样以雷厉风行的风格著称,他深谙足球圈的规则和运作模式,在处理与足协、裁判等各方关系时,能够为球队争取到相对公平的环境。
曾经的两位老总很接地气
如今的山东泰山,急需这样有魄力、有能力的管理者,他们能够在中足联的平台上,为球队据理力争,改变泰山队在裁判判罚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只有这样,山东足球才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发展,重回巅峰。
(图片均来自网络图库,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