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男足2002年世界杯以后没有和主教练米卢续约?
为了能够顺利答这个问题,我是查阅了很多资料,当年的体坛周报、足球报等报刊上都有记载米卢执教中国队的事情。
在自己的柜子里面,我是搜出了不少发黄的报纸,看到当年的报道有很多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二十多年就过去了,自己也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其实米卢离开中国队原因也不复杂。不是大家想的有阴谋论,说他是江湖骗子,足协看不惯他就赶他走了,不和他续约。
这样的说法也不公允。
真正的原因是米卢累了,带中国队这几年是耗尽了许多精力,他想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
了解米卢执教的球迷会比较熟悉,他带领国家队一般是签短约。之前在美国、尼日尼亚执教的时候,都是以“世界杯”为主要目标。
率领球队进入世界杯,取得好成绩,然后就准备离开,不会说待的时间有多长。
每次执教的时间,顶多也就两三年就要走了,像勒夫、德尚那样在国家队长期执教的场面,米卢他做不到。
这里面,也跟米卢的执教风格有很大关系。他的强项是在人员管理、细节和心理调整上,这是他的优势,善于从大局去把握球队的动态;
弱点就在于技战术细节的打磨上,这个米卢还是欠缺一些。他不是瓜迪奥拉这种抓细节,对于技术特别在意的教练,更多还是挖掘球员潜力上去着手。
这点会让足协不太满意。
另外足协这边还有个想法。考虑到球队要更进一步,还有后续亚洲杯等赛事筹备,世界杯的惨败让足协意识到,米卢的执教特点会不太适合新的国家队计划。
由于队伍面临新老交替,范志毅等老将也逐渐从国家队离开,会有新人上位,那么这时候请个善于调教技战术的教练会更适合球队。
经过详细讨论,足协最终决定不和米卢续约,结束合作。
因此没有续约米卢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战略分歧上双方存在差异,大家的理念不同没办法牵手继续前行。
整个过程相对还是友好得,没什么太大矛盾,也算是和平分手。
从后来阿里汉来国家队执教,带领球队出战亚洲杯等表现来看,没有续约米卢也算是正确的选择。阿里汉来国家队以后,球队还是能保持出色的成绩。
东亚四强赛第三名、亚洲杯亚军,成绩还算过得去,也算是延续了之前进入世界杯后的辉煌。
考虑到范志毅等老将退役,球队阵容有较大变化,还能有这样的发挥,阿里汉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对了,写到这我忽然还想起一件事,就是米卢执教时球队所发生的问题。那段时间国家队更衣室也不见得太平,有很多小矛盾。
例如大家熟知的李明,他和米卢就有些恩怨。
当年米卢没用李明,而是用了李霄鹏,这件事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国家队右路最好的选手,大家都觉得李明应该担任主力,去世界杯,结果米卢考虑到球队阵容平衡,就没让他去,并且最终遗憾落选世界杯。
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有伤病因素,那段时间李明经常受伤,表现不好,米卢没办法才让李霄鹏顶替,后面打得好就固定了,化学反应不错就不忍心替换;
还有就是国家队上海帮和大连帮之间的问题,俱乐部的恩怨情仇,国家队自然少不了有些竞争心态。
鉴于国家队平衡,米卢在排兵布阵时也是考虑些人情世故,也是要让更衣室方面变得稳定。
如今谈起这事,李明也已经表示过去了,能理解教练的决定。心里面不甘,可是为了国家队也愿意服从命令。
有传闻称,国际队更衣室有部分球员对米卢存在意见,对于他执教时的战术细节和安排存在不满。这些小道消息未必属实,不过无风不起浪,足协肯定还是感受到了国家队内部的不安分情绪。
考虑更衣室的稳定,没有续约米卢也是顺理成章,这也避免了后续国家队有太多矛盾发生。
反正米卢当年没有续约,大概也就是上面这些原因。
我是觉得对于米卢还是要客观看待,不能因为世界杯成绩不好,而对他进行贬低。把之前世界杯带队的功劳全部抹去。
功过是非,冷静地去认识就可以了。